加拿大高校文学社2020年第34期(总198期)——戏剧人生🎭

Timur The Gr

<p>目录</p><p><br></p><p>1、《阳台上的秘密》真出彩 文/爱米</p><p>2、七律•题戏剧人生 诗/陈舸</p><p>3、我独有的一次报幕员 文/晓霞</p><p>4、摄影诗画 调笑令 • 戏剧人生 作者/杨鸿</p><p>5、听许教授讲戏剧后有感 诗/王今中</p><p>6、人生如戏之斯卡布罗香草烧</p><p> 诗/陈舸、冯文侣、ᡨᡳᠮᡠᡵ、爱米、湖滨堂主</p><p>7、随感 诗/郭醒奇</p><p>8、我的秦腔 文/张清&nbsp;</p><p>9、微小说·戏票 文/SQL</p><p>10、儿时看戏 文/子苓</p><p>11、七律·鸭香 </p><p>诗/紫陌香尘、爱米</p><p>12、西秦腔调话秦腔 文/刘俊民</p><p>13、七夕 诗/伊人在岸</p><p>14、排律·七夕 诗/紫陌香尘</p><p>15、微小说·看戏 文/SQL</p><p>16、演戏 文/ᡨᡳᠮᡠᡵ ᠴᡳ ᡨᠠᡵᡨᠠᡵ</p><p>17、小说:离婚律师 文/爱米</p><p>18、聊聊评剧及其他 文/清牧</p><p>19、第三幕·庭审 文/汤道夷</p><p>20、戏如人生 文/维佳 •马列耶夫</p><p>21、有四川作后盾,真好!文/汤道夷</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1、《阳台上的秘密》真出彩</p><p>文/爱米</p><p><br></p><p>(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爱米)记不清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观看话剧,但可以肯定的是,出国后我便很少出入电影院,更不用说去戏院看话剧。前些时,有幸在YORK WOODS图书馆剧场观看多伦多话剧团的精彩表演,颇有感触。</p><p><br></p><p>早就耳闻有一群爱好表演艺术的华人组建了一个话剧团,活跃在大多伦多地区。五年来,他们本着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丰富海外同胞业余生活的宗旨,不辞辛劳不求回报地投入热情和精力,凭着对戏剧事业和舞台表演的强烈兴趣和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朋友们奉献出一部又一部凝聚着他们心血和汗水的高质量舞台话剧。</p><p><br></p><p>今年的剧目《阳台上的秘密》是根据英国喜剧《乱套了》改编而成,原剧曾在1991年获得英国戏剧最高奖–劳伦斯奥立弗最佳戏剧奖。这是一部颇具讽刺意味和黑色幽默的戏剧,我本以为会是深奥难懂,不曾想,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我还觉得没看过瘾,连我那在国外出生,英语说得比中文溜,还没上初中的女儿也看得一点不觉得无趣,时而笑问我一些中文台词是什么意思。</p><p><br></p><p>后来我看了演员介绍,知道有些演员和编导原本就是专业名人,而有些演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让人敬佩的是,还有些演员和幕后义工,根本就是从事与艺术无关职业的“戏剧业余”爱好者,他们完全以“专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达到专业表演的水平。</p><p><br></p><p>出场的演员们,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业余爱好者,也不论角色的轻重,台词的寡多,个个的表现都是尽心尽力,可圈可点。尤其难得的是,每一位演员,每一个角色的表演都那么到位,极具个性,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p><p><br></p><p>与电影不同的是,话剧是舞台艺术感很强的即时现场实况表演。每一场演出,演员们都要付出相当的辛劳。演出时,必须保证一次成功,不像电影,一个镜头可以重来无数次,直到导演满意为止,还可以用上特技替身,以及后期编辑剪贴制作,甚至高科技魔幻合成功能。</p><p><br></p><p>总之,话剧要求演员把成功的镜头在观众面前重复无数次,而电影只要求演员将成功的镜头在摄像机前重复一次。可见,话剧演员面临的挑战远比电影演员大。而舞台布景的局限性更要求演员必须通过巧妙的剧情悬念,出彩的台词,夸张的面部表情,以及恰当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延续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将需要表达的信息和思想准确地传递给观众。</p><p><br></p><p>在此,我想表达我对编导演员们以及幕后默默的支持者崇高的敬意和感谢,有些付出也许与报酬不相符,有些付出其实是无价的,也是用金钱不能衡量的,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和衷心的祝福就是最高的奖赏和认同。</p><p><br></p><p>最后,也就一句话,《阳台上的秘密》话剧确实值得认真观看,细细品味。</p><p><br></p><p><br></p><p><br></p><p><br></p> <p>2、七律•题戏剧人生</p><p>诗/陈舸</p><p><br></p><p>少年情味自天真,任性从来剧中人。</p><p>谁道冰清赊俗骨,偏教粉黛演红尘。</p><p>几回着爱无妨雅,多半填愁未必嗔。</p><p>最是依依灯影处,相逢一幕尽头春。</p><p><br></p><p><br></p><p><br></p><p><br></p><p><br></p> <p>3、我独有的一次报幕员</p><p>文:晓霞</p><p>2020.8.23(多伦多)</p><p><br></p><p>人生真是无奈,匆匆时间,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走过的风景,就老了,退化了。经过的许多事情,苦也好甜也罢,大脑渐渐忘却。眼看要奔六十去了,该忘的不该忘的,都渐渐忘却。如果不经人点拨,好像就想不起来。就说我当报幕员的事情,如果不是同学提起,我早已经想不起来,我还当过报幕员呢。</p><p><br></p><p>那可是四十多年之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十三四岁,小学三四年级。我居住的村子小,和后村加起来,应该算上一个中等的村庄。学校就建在两个村的中间,学生也是前村后村一个教室上课。</p><p><br></p><p>我是前村的班长,后村班长是男生。我已经忘记了当时的许多情景,就记得我学习很好,老师很器重我。我长得高,长得什么样,是美是丑?也无从考究。因为穷,没有留下孩童时期的照片,穿的破破烂烂,补丁连着补丁。</p><p><br></p><p>应该是夏末秋初,农闲季节,中心校举行中小学汇演,可是轰动了各个学校和各个村庄。七十年代中期,贫穷落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电影就是八大样板戏,跳绳踢毽子是学生时期的体育训练。更多的时候,上树捉知了,下河摸鱼,是孩童时期最快乐的记忆。</p><p><br></p><p>我们学校也参加汇演,老师从高年级挑选了演节目的人选,唱歌跳舞和快板,还有样板戏,小品是三句半。我没有节目,我是报幕员。那段时间,上学快乐极了,天天课堂热闹非凡,说学逗唱,老师指点纠正,一定要训练好,给我村的学校争光。</p><p><br></p><p>中心学校离我村八里路,汇演的那一天,学生们兴奋的排队,蠢蠢欲动。家长们也忙碌起来,给汇演的孩子穿干净的衣服,带上中午的午饭。我好像穿了一件绿格格的上衣,裤子应该看不出颜色了。我的午饭,是两个又苦又涩的地瓜面饼子。</p><p><br></p><p>汇演开始了,在中心校很大的操场上,下面坐满了一排排学生整齐的队伍,操场四周,是各村的村民和家长,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先是初高中汇演,一阵阵的掌声和欢笑声,就知道演的不错。到我们的时候,老师轻轻的告诉我,“晓霞,快看节目单,上台报幕。”</p><p><br></p><p>我瞧了瞧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眼睛齐刷刷的盯着台上,我胆大,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强大的阵势呀,我跟老师说,“我害怕。”</p><p><br></p><p>老师说:“还有你害怕的事情吗?有人吃了你吗?快上,去报幕。”接着,老师把我一推,我就嘚瑟瑟跑上了台。</p><p><br></p><p>“第一个姐妹………”我把“第一个节目”,说成了“第一个姐妹”引得下面哄堂大笑。好歹,节目是报上去了。第二第三第四的节目,我已经有胆量了,也不怕下面人头攒动了,报幕也顺畅正确了。其实,任何第一次,都不知道深浅,害怕是正常的。何况一个女孩,还没有尝试,众人面前可以展示自己魅力的。</p><p><br></p><p>午饭时间,我看到了许多同学带的是玉米面大饼子,少数人带的是白面烙饼。而我,不敢和同学一起吃饭,偷偷的跑到不熟悉的人群里,去吃地瓜面饼子,太难吃了。放到嘴里的地瓜饼,就像是噙蜡一样,不吃还饿,硬吞吞咽下了苦涩。</p><p><br></p><p>汇演完毕,学校就散了,几个人一堆一块往家走。路上,碰着了我村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我的堂哥和老表哥们,见到我,学我报幕模样,齐声大喊“下一个姐妹儿”,还有“下一个爷们儿”给我编造来取笑我,我生气的追赶他们,打他们,他们边跑,边取笑。以后,编排我,成了他们的娱乐。</p><p><br></p><p>一晃四十四、五年了,半个世纪快过去了。多希望当初的情景再现,能和同学相聚,和我的老哥哥们相聚,让他们再编排我,取笑我一下,那也是幸福的!</p><p><br></p><p><br></p><p><br></p><p><br></p><p><br></p> <p>4、摄影诗画《调笑令 • 戏剧人生》• 杨鸿</p><p><br></p><p>摄于纽约百老汇剧场入口,并填词一阕调笑令</p><p><br></p><p><br></p><p>悲喜。</p><p>悲喜。</p><p>收起伪装看戏。</p><p>带上面具做人。</p><p>幕后台前旧新。</p><p>新旧。</p><p>新旧。</p><p>难逃新瓶旧酒。</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5、听许教授讲戏剧后有感</p><p>王今中</p><p>2020.8.23.</p><p><br></p><p>悠悠千年,八个阶段</p><p>兰馨剧院,外人首演</p><p>中国先河,叔同田汉</p><p>五个时期,今速发展</p><p>人演人事,真善美先</p><p>最好最差,笑指一员</p><p>体系众多,核心实践</p><p>人生戏剧,人演人赞</p><p><br></p><p><br></p><p><br></p><p><br></p><p>.</p> <p>6、七绝•题文侣兄四香烤鸭</p><p>诗/陈舸</p><p><br></p><p>难锁文园百里香,</p><p>掇来迷迭拌秋凉。</p><p>料如今夜盘中色,</p><p>最美无非是鸭肠。</p><p><br></p><p>谢谢赠诗。謹唱和一首:</p><p>——次韵陈舸君</p><p>诗/冯文侣</p><p><br></p><p>学径沿途有蕊香,</p><p>同行觅句咏轻凉。</p><p>村歌唤起少年事,</p><p>念旧从来最断肠。</p><p><br></p><p>待我也和一首</p><p>——次韵陈舸君、文侣兄</p><p>诗/铁木尔</p><p><br></p><p>一只烧烤配四香,</p><p>朵颐快处古风凉。</p><p>斯卡布罗赶集事,</p><p>马克汉姆慰忠肠。</p><p><br></p><p>题五香烤鸭图</p><p>——次韵陈舸君,文侣君并铁木君</p><p>文/爱米</p><p>2020.8.23&nbsp;</p><p><br></p><p>鼠尾芫荽百里香,</p><p>薰风迷迭送秋凉。</p><p>垂涎烤鸭焦黄色,</p><p>把酒开怀嚼脆肠。</p><p><br></p><p>再谢诸友[Fight][Fight][Rose][Rose]</p><p>七绝•再谢文社诸友</p><p>诗/陈舸</p><p><br></p><p>客里寻诗借鸭香,微屏说梦任炎凉。</p><p>秋怀一种堪怜处,不向春醪诉断肠。</p><p><br></p><p>疫情日久,音乐响起,街坊现场给众邻居鼓劲。天将雨,折回。翻文社微信,烤鸭香气隔屏而来👍打油诗一首:</p><p>诗/湖滨堂主</p><p><br></p><p>夏日歌声伴夕阳,</p><p>大雨欲来人将还。</p><p>文侣四香备烤鸭,</p><p>陈君唱和众人馋!</p><p><br></p><p>七绝•再和文社诸友</p><p>诗/ᡨᡳᠮᡠᡵ</p><p><br></p><p>访古权采四味香,食鸭且乘中秋凉。</p><p>环顾不知身何处,低头无语诉衷肠。</p><p><br></p><p>和四香鸭子</p><p>诗/汤道夷</p><p><br></p><p>荧屏传递烤鸭香,佐以啤酒透心凉。</p><p>名曲声中显声色,高歌引吭诉衷肠。</p><p><br></p><p>七绝•再来一个</p><p>诗/陈舸</p><p><br></p><p>可叹老夫恋墨香,冯家鸭宴恐已凉。</p><p>舌唇空品真滋味,只等吴酸兑酒肠。</p><p><br></p><p>我也凑个热闹。</p><p>七古•秋初品烤鸭</p><p>文/清牧</p><p><br></p><p>满园绿意复合香,</p><p>适逢金秋天转凉。</p><p>四味悄然入烤鸭,</p><p>金杯玉液慰饥肠。</p><p><br></p><p>打油诗一首赞烤鸭[Grin][Grin][Grin]</p><p>诗/马列耶夫</p><p><br></p><p>安然卧炉把鸭赞</p><p>盐糖五香须抹匀</p><p>温控时钟休大意</p><p>色香美味众仙尝</p><p><br></p><p>有没有考虑过鸭子的感受?</p><p>诗/张清</p><p><br></p><p>我是鸭君本寻常,</p><p>清清水畔觅食忙。</p><p>今日不幸遇文侣,</p><p>无奈浴火变焦黄。</p><p>可怜当年凌云志,</p><p>烟消云散只留香。</p><p>可叹文社众才俊,</p><p>弹冠相庆唱吉祥。</p><p><br></p><p>步韵再和众文友</p><p>爱米</p><p>2020.8.23</p><p><br></p><p>隔屏犹闻烤肉香,吟诗不觉忘炎凉。</p><p>秋池碧水浮萍动,一曲高歌鸭断肠。</p><p><br></p><p>再来一首!</p><p>汤道夷</p><p><br></p><p>烤鸭要放四味香,应景名曲话凄凉。</p><p>肉质烤得焦黄色,喉咙嘶哑声断肠。</p><p><br></p><p>哇,神马情况?[Scowl]</p><p>也凑热闹一下,次韵诸文友[Grin]</p><p>诗/斯夫</p><p><br></p><p>文社诗词就鸭香</p><p>外焦里嫩忘秋凉</p><p>白干二两加双翅</p><p>未信乡愁可断肠</p><p><br></p><p>步骆宾王</p><p>诗/马列耶夫</p><p><br></p><p>鸭,鸭,鸭</p><p>曲颈向天歌</p><p>挂炉烤鸭香</p><p>葱饼酱要全</p><p><br></p><p>远在天边的烤鸭在沉思[Facepalm][Grin]</p><p><br></p><p>鸭君感怀2</p><p>诗/张清</p><p><br></p><p>芸芸众鸭本寻常,</p><p>一朝选入文侣房。</p><p>四味香草涂满身,</p><p>英伦歌中火凤凰。</p><p>平生所集精与气,</p><p>只为穿过文侣肠。</p><p>更喜文社众才俊,</p><p>妙笔生花和与唱。</p> <p>7、随感</p><p>诗/郭醒奇</p><p><br></p><p>人生如戏戏如云</p><p>看似有章章难循</p><p>云无定力只跟风</p><p>人有情感可随心</p><p><br></p><p><br></p><p><br></p><p><br></p> <p>8、我的秦腔</p><p>张清 </p><p>2020年8月24日于弗吉尼亚</p><p><br></p><p>不管我喜不喜欢,秦腔在我的人生中都挥之不去。</p><p>它土,土得掉渣;它吵,吵得震耳欲聋。</p><p>上大学时,外地同学一鄙视陕西人,张口就是“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杨,两千万老陕怒吼秦腔”。听听,土不土?都尘土飞扬了,我就不好意思否认说“不土不土”;吵不吵?仁者见仁。人家京剧叫唱,秦腔是吼,还要“怒吼!”一下子就显出天壤之别。</p><p>平心而论,关中平原地区的确比不得江南水乡的清秀富饶,秦音秦乐也迥异于吴侬软语。对于外地人的蔑视,像所有三秦人一样,虽然心里极其不舒服,但私下里也觉得这狗才说得有些许道理。</p><p>如同所有传统戏曲一样,年轻人大都敬而远之,因为电影电视和今天的网络娱乐像水漫金山一样,不断消融传统戏曲的固有地盘。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没有时间、没有耐心去听慢条斯理、有板有眼的戏剧。电影上随便一个场景能表达的意思,戏词往往要吭哧吭哧地唱半天。急都能急死个人!</p><p>坦率地说,我从小到大几乎不怎么了解秦腔,当然也说不上喜欢秦腔。高中时有一同学是湖北人,有一阵心血来潮想听听秦腔,刚好我父亲那时的单位有两三个同事天天晚饭后在一起自弹自唱,怒唱秦腔。</p><p>有一天把我同学带来听听。夏天的晚上,那个长辈唱得高亢激越,行云流水,我同学也听得目瞪口呆、汗如雨下。</p><p>后来我再邀请他,他死活不肯再来,说他听得太累了!</p><p>人家唱得都浑然忘我,酣畅淋漓,已然成了剧中人,义薄云天地辨忠奸、守边关,你一听众倒是叫苦叫累!人心不古啊!后来我那叔叔还问我“你同学怎么不来了?”相当遗憾的意思。很不容易吸了一个粉丝,没圈住,又跑了!你说这传统戏剧容易么?</p><p>喜不喜欢也好,它好像无处不在。</p><p>从记事起,广播里天天都能听到秦腔。先是从京剧“移植”过来的样板戏,反复重复,循环重复,重复得都可以倒背如流了。如果我要唱一句“李玉和为革命东奔西忙”,一定是秦腔的,京剧的倒忘了;还有在“杜鹃山”上,雷刚怒气冲冲地质问柯湘的“自卫军舍生忘死将你救下,实指望你领路带头把仇敌杀。你不为穷苦人撑腰说话,反与豪绅是一家!”</p><p>那时有各级剧团,连我们村里都可以唱几折“龙江颂”。我母亲也去,是唱江水英,那可是主角!在很少看电影、还没有普及电视的年代,这些老生常谈、了无新意的节目起码还有热闹可看,好像也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p><p>乡下几乎每个人都会来一两句,在各种场合抒发心意,就像阿Q 时不时地来一句“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生活虽然不总是称心如意,但这一瞬也是很霸气的。</p><p>记得我父亲有一次高兴,他难得高兴,高兴时是唱着“周仁回府”进家门的!</p><p>虽然他唱得很一般,但高兴就好,他高兴我也很高兴,小时候最怕大人不开心,一定会有不好的事情。</p><p>在这种自觉不自觉中,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在一天天长大,也无形中潜移默化我的心智。我是从秦腔里知道了杨家将一门忠烈,穆桂英英姿飒爽,佘太君百岁时还能挂帅出征;包公对长嫂的敬意与愧疚,还有他那威风凛凛的大铡刀。</p><p>“三滴血”说:“真金不怕火炼,亲娃不怕试验。”早就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金枝”告诉我皇上的女儿也得尊重夫君,我经常用这出戏洗脑我夫人,虽然不怎么成功,即使那打金枝的郭暧从唐朝起就躺在我们县城南面的五龙山巅上。</p><p>我有时会说“我比窦娥还</p><p>怨!”也是来自秦腔,或者有时开玩笑贬损朋友不务正业,就会说“我娄阿鼠一不种田二不经商,专靠赌博为生。”</p><p>还记得秦腔里的苦涩幽默。有出戏,里面说的是媳妇好不容易盼到了夫君回来,尽心尽力地做了八个菜,她扭搭扭搭地唱“一碟子酸白菜呀,两碟子酸白菜呀,三碟子酸白菜呀……”整个八碟全是酸白菜!</p><p>是秦腔,有意无意间,流水无痕地灌输给我神鬼狐仙、忠烈坚毅、不屈不挠、包容乐观,还有藏于骨髓的幽默,当然,还有永远脱不了的土气。</p><p>所以,我可能不很了解秦腔,也不是非常喜欢秦腔,但我从心底感谢秦腔,尊敬秦腔,完全能接受朋友调侃、取笑,但绝不容忍对秦腔的恶意污蔑。</p><p>有一人出差兰州,看到街上一群人拳打脚踢一个南方模样的人,感觉太野蛮,聚众欺人,就很想打抱不平,冲进去阻挡众人。旁边人说那被打的先生说“秦腔是驴的艺术!”这侠肝义胆的人都忘了自己是来见义勇为的,毫不犹豫地在已经被打得够呛的人屁股上,恶狠狠地补了两脚,落井下石啊!</p><p>我想,任何一个秦人或者热爱秦腔的北方人都会在这样时刻做同样的事情:该出脚时就出脚!</p><p>秦腔,已然离我越来越远,却在心灵深处离我越来越近。东望故乡时,也时时会想起熟悉的调调。</p><p>它依然土气,土得让我心驰神往;它依然吵闹,吵闹得使我内心平静祥和。</p><p>秦腔,我的秦腔!</p><p><br></p><p><br></p><p><br></p><p><br></p><p><br></p> <p>9、戏票</p><p>(微小说bySQL)</p><p><br></p><p>李生:今天隔壁老王给了我两张今晚的歌剧票。</p><p>李太:什么歌剧?</p><p>李生:意大利歌剧呀。</p><p>李太:他为什么把歌剧票给你?</p><p>李生:不知道谁给他的,他说他看不懂,想想就给我了。</p><p>李太:他看不懂,把票给你,你接过这两张歌剧票,表示你看得懂呗!</p><p>李生:看不懂也可以去呀,我们一起去吧?过过洋瘾。</p><p>李太:什么过过洋瘾,我可没有这个雅兴!</p><p>李生:你看吧,我们在加拿大,一个西方国家,都住了二十年了,一次都没有在现场看过意大利歌剧。如果国内朋友问起,多不好意思!</p><p>李太:你在中国出生长大,呆的时间比在加拿大更长。我问你,你在中国去现场看过一场中国国粹京剧吗?</p><p>李生:还真的没有在现场看过。</p><p>李太:那你为什么不会不好意思呢?到底是什么心态在作怪?</p><p>李生:唉,票都有了,还是免费的。不看就浪费了!</p><p>李太: 去看更浪费! 不但要赔几个小时的时间,还要不懂装懂,象傻子一样跟着别人起劲,这是跟自己过不去!</p><p>李生: 好吧,我把票还给老王。先在Youtube上看看歌剧吧,如果真的喜欢,再到现场看。</p><p>李太: 嗯。</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br></p><p>10、儿时看戏 </p><p>文/子苓</p><p><br></p><p>绛红色的大幕徐徐拉开,丝绒的质感在锣鼓的催促下如同女演员“莲步轻移”,水波般翻卷着移向两侧。这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在电影院里看戏的第一幕,整个电影院的灯光暗下来,舞台霎时成了中间镶嵌了一颗闪闪夺目的夜明珠的贝壳,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p><p><br></p><p>县城里最风光的文化中心是电影院。拿到电影票的前几天,人们已经开始兴奋地讨论上演的剧目,老年人耳熟能详,甚至可以自我陶醉地哼上几句经典唱词的剧目,一演再演,还不够过瘾,戏词的意境,演员的功底,唱腔的圆润饱满,故事的完美与跌宕,不仅仅是演员的事,须得观众匀出闲暇时间,津津乐道,犹如一块铁块,烧得通红,折叠,捶打,方才变成犁铧上铁青的寒光。</p><p><br></p><p>等到剧目上演的当天,人们早早吃过晚饭,女人们急匆匆收拾了碗筷,犹如赶集般约了邻里,步行赶往电影院,天还没黑,临近电影院的马路上,大伙三五成群,有说有笑,热闹得像是去参加盛大的聚会。因为要容纳很多人进场,标有“入口”字样的两个后门早早开启,人们手里捏着窄窄的电影票,鱼贯而入,凭票对号入座。</p><p><br></p><p>偌大的电影院灯光昏暗,十来岁的孩子,自告奋勇跑在前面,替一家人寻找排号,待到走过座位板可以折起的一长排木制椅子,确认无误找到一家人的座位,小孩子又四下张望,大声和认识的朋友同学打招呼,在得到父母允许和熟记座位号(以防戏剧开场,黑暗中找不到座位)的同时,趁着戏开幕之前,和小伙伴打闹,在过道里疯跑,交换门口买来的零食。灯光关闭,锣鼓响起,这一切把乱跑的小孩赶回了座位,人们坐直了身子,屏息凝神,单等大幕拉开后,浓妆艳抹的演员出场:最带劲的是武戏,唱词没有咿咿呀呀般折磨耳鼓,言简意赅,即便是小孩,三句两句也能猜个大概:中军升帐,元帅在众兵士簇拥下出场,北面拱手,传达皇帝旨意,几句交代后,斩钉截铁抛出令箭;将军威风凛凛,左右站立,每人背上插着四面旗子,两根直冲云霄的丈余花翎(武将耍花翎和女子耍水袖,功夫一样了得),身披鳞片状铠甲,手握花枪长矛,给观众足够的信心。拿得令箭,拱手领命,束紧袖口的手臂一个回环,拉过马童递与的缰绳,一手握枪,一手提起铠甲的下摆,翻身上马,头盔红缨闪动,给观众一个精彩的正面,握紧的拳头和坚定的目光,一侧花翎弯曲,咬在齿间,带着必胜的信心,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将军的脸谱极简,只是在双眼周围涂了红色,渐渐扩散至脸颊,年幼的我总是猜想上战场前的雄姿英发,势必一鼓作气,故而憋红了脸庞。</p><p><br></p><p>万马奔腾,兵士在台上左右迂回,快步从舞台左侧赶往右侧,随即隐入幕后,左侧又有层出不穷的兵士从幕后跑出,如此往复几次,拥护着将军一路向前,鼓声锣声节节攀升,敌对双方的将军来到了两军对阵的前沿,一番通报姓名,好像是话不投机,立即举起花枪或长矛,你左刺一下,我右挡一招,来来回回,背旗翻动,给酣战的双方加油,观众的心随着刺出去,收回来的花枪一起一伏。舞台上又换了招式,一方的将军把花枪绕在另一方的背旗后面,使足了力气转圈,仿佛在搅动一湾湖水,另一方的将军围绕着花枪做成的轴心,像一个陀螺一般围着花枪转圈的同时,自己左右弹跳,一阵喝彩声后,小孩也解气般的窃窃私语,单等着最后一刻,一个将军双腿劈叉着地,示意被挑落下马,而胜利的将军一柄花枪直刺眼前,雷动的掌声把武战的戏推向了高潮。</p><p><br></p><p>碰上了咿咿呀呀的文戏,我抵挡不住瞌睡的眼睛,索性和小伙伴在过道里玩,锣声的变化提醒着重要人物出场,不时盯着戏台看几眼。先前个子小,埋在座位中,只可以从前排的缝隙里看到演员的脸,等到站在过道里,反倒可以看清所有:丫鬟,小姐,官家太太,齐即膝盖的长衫,罩着下面齐即脚面的宽松裙裾。</p><p><br></p><p>踩着碎步出场,犹如驾着云彩飞来一般,细碎的脚步飞快,不时露出急匆匆间裙裾下顶着一个彩球的绣花鞋;黑面白底的皂靴,官宦大臣踱出方步,将军飞身上马,一览无余;饰演小丑的矮脚人,蹲着在地上前行,不时向观众挤眉弄眼……我最爱看女子的长衫,青色或红色,两侧总有巴掌宽的两条饰边,从领口延续到衣摆,绣满繁复的花纹。(从电影院归来的日子,我和小伙伴假扮戏里的小姐时,总免不了扯来妈妈遮被子用的花布,那上面有妈妈手工钩织的精美花边,故意翘起,模仿戏中的兰花指抚摸花边。)两条白色的“水袖”,百搭般“长”在长衫衣袖末端,远可抛出尺许,近可折叠搭在小臂。</p><p><br></p><p>听大人们说,玩好水袖是一个演员的“看家本领”:悲苦的秦香莲,甩出的两条抖抖索索的长袖,向苍天述说自己遭遇的不幸,风尘仆仆带着一双儿女赶来,一手甩出一条长袖,另一手复搭在上面,在舞台的边缘无奈地飞奔,收回长袖,瞬间折叠整齐,变成拭泪的方巾,沾染了无尽的胭脂;颐指气使的官家太太,在气愤转身离去时,给回复消息的仆从,一个不屑,一团厌弃的白色袖端。转身和颜悦色和老爷说话时,水袖规规矩矩收在两手,着意整理显示对老爷的尊重和顺从;头顶上绑了蛇头样的妇人,一定是被打作阶下囚的,不得不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情景下,舞动的两条长袖形成回环的圆圈,在乾坤间旋转,哭述天地间的冤情。</p><p><br></p><p>女子的角色,脸上没有过多的油彩,粉红色的胭脂从脸颊延伸至眼睛,颜色不断加重,眼睛周围画了极其浓重的黑影,眼睛一律吊起,不时地从大人们嘴里得知,要使用长条的白布,层层包裹,把脸部的皮肤向上拉紧,同时把眼角刻意拉上去,才能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顾盼流飞,达到传神的效果。</p><p><br></p><p>每每一个眼神传过来,我总是想起大人的话,头皮一阵发紧,不由的细汗渗出。从额头到鬓角,有一圈十多个椭圆状的贴片,最外边的黑色包裹着里边卵圆形的五颜六色的彩色珠片,在舞台灯光下,一转头,一侧身,一个小小动作,都会有细碎的闪光略过。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晋剧名角王爱爱主演的《打金枝》一炮打响,家喻户晓。</p><p><br></p><p>舞台上出场的昇平公主凤冠霞披,丫鬟簇拥下,好不风光,大红色长衫,除了精美的饰边外,绣满华贵云纹,满头珠翠,珍珠在凤冠上熠熠发光。昇平公主本想和夫婿共度良宵,没想到在爹爹汾阳王郭子仪的寿宴上尴尬而回的郭暧,醉打金枝女,演绎出后来的剧情,郭子仪捆缚儿子,上殿请罪,皇上宽宏大量,一句: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了结,反过来邀请郭子仪饮酒,劝解女儿,加封郭暧,最后夫妻重归于好,皆大欢喜。舞台上昇平公主被打跑回皇宫,一面撒娇哭诉,一面委屈哽咽,泣不成声(气结哽咽,在日后我受委屈时,还会忙里偷闲想起王爱爱演得真好);头戴驸马帽的郭暧在郭子仪的寿宴上,意欲与另一端走上来的女子成双成对,结伴给父亲叩头拜寿时,发现转出来的不是嫂子就是弟媳,抑或姐妹,尴尬之余饱受兄弟姐妹嘲笑;唐王申明大义,黄色龙袍配长长黑髯,气度不凡 ,深明大义,责女护婿,老将郭子仪威风凛凛,手护象征身份的绶带,亲自请罪,威仪谦卑……人物特点栩栩如生,凤輦皇宫,龙袍团扇,奢华的舞台效果,华丽的服装道具把人物映衬得更加鲜明饱满。</p><p><br></p><p>《打金枝》被妈妈和邻居们津津乐道,更多的是贯穿了她们所信服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富贵不能助长骄奢的气焰。戏目频繁上演,人们凭着鼓点和锣音,愿意肯定地在人物出场前,提早下结论,甄别好人坏人,借以显示自己的渊博和正确: 白脸的奸臣,额头挺阔,尽管头戴威严的长翅官帽,身着金色和黑色的蟒袍,佩戴象征权贵的绶带,依旧被孩子们纯真且鄙夷地划为“坏人”;头戴缀着绒布小球地八角帽的老家臣,须发皆白,不由的让人想起“忠诚”二字;红脸的关云长,“忠义”被张扬;辕门斩子,杨宗保,穆桂英的智勇双全,有情人终成眷属,被传为一代佳话……戏剧帮助人们甄选历史上鲜明的事件,一再地放大,强化,直到人们一字不拉地铭记在心,社会的期许,价值观浓缩在小小的舞台,通过字斟句酌,唱念做打的打磨,成就了电视电影普及之前最喜闻乐见的有声媒体形式。</p><p><br></p><p>今天的人们在悲哀地意识到戏曲艺术的凋敝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戏剧在发展过程中积蓄的日臻完善的技艺手法,而忽略了艺术要引导的价值取向。许多年后,谢津唱起《说唱脸谱》,我想起小时候看戏的情景:浓重油彩下的眼睛是否还看得到外面的世界,驸马爷的帽翎和公主的凤冠想媲美;鲜明的历史故事,丰满的舞台形象;戏剧散场,趴在爸爸肩头熟睡的小儿,夕阳落山,身穿中式对襟长褂的老头,背着双手,咿咿呀呀,自得其乐哼着经典唱词……桩桩件件,重回记忆。</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11、七律·鸭香</p><p>文/紫陌香尘</p><p><br></p><p>也学邻居烤鸭香,</p><p>苦中行乐塞愁肠。</p><p>人情稍暖上元至,</p><p>天色渐寒枫叶凉。</p><p>各叙前尘如戏剧,</p><p>独听古曲醉荒唐。</p><p>秦腔伴唱思佳宝,</p><p>一阙歌罢四座伤。</p><p><br></p><p>11、唱酬众诗友</p><p>文/爱米</p><p><br></p><p>但见诗词赞鸭香,</p><p>何如燕麦垫饥肠。</p><p>秋风乍起红枫烈,</p><p>暑气渐消月色凉。</p><p>我叹人生如话剧,</p><p>谁含涕泪拟荒唐。</p><p>芫荽迷迭延千里,</p><p>唱罢名歌夜未央。</p> <p>12、西秦腔调话秦腔</p><p>刘俊民</p><p>2020年8月25日</p><p><br></p><p>说戏剧,首先想到的是样板戏,儿时之恋,势难忘怀。但在网络时代的文学创作中,似乎谈论、缅怀秦腔的远远多于被誉为国剧的京剧。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传播广泛的,最普及的,最深入民心的。但你现在要谈,不但年轻人说你有文革情结(多为贬义),就是一些当年参与表演普及,现在又返回老式京剧的人,也多有不愿。好像那种辉煌,那种难以后续的精彩,已成哀叹,有什么难以叙述的苦衷。可若谈老式京剧,常常见到的多是老生常谈,恐怕鲜有人像谈论秦腔那样,像谈论样板戏那样,或者像谈论其他地方戏种那样,发自内心地,以怀念儿时母亲的菜肴般的情感,充满激情,充满怀旧之恋。</p><p><br></p><p>秦腔虽有个“百戏之祖”的美誉,虽在秦地深入民间与民心,但却备受莫名其妙的刻薄。也许正因秦腔在其流域以外备受歧视,造就了一个遍及华夏大地,甚至遍及海外的怀旧与抗争的群体。他们不但缅怀,还要发声,声如撼天动地的秦腔。这声音,很难充耳不闻。我以伴随我儿时岁月的样板戏的浸淫,及后来样板戏遭遇的不公,来体会秦腔群体的吼声,不但理解,而且强力支持。有这样一个群体,不但用感情,而且用生命的血脉来维护自己的文化根源,秦腔的生命力,尽管多次经历过高峰与低谷,依然可望长期传续。</p><p><br></p><p>秦腔,也叫西秦腔。或者,更应说,西秦腔,又叫秦腔。西秦大致位于今甘肃兰州西固,始于十六国时期。由陕西鲜卑族(应为匈奴部落之一)建于今甘肃兰州西固一带。秦腔说是流行于八百里秦川,其实范围很广,陕西、甘肃、宁夏,甚至青海以西。据说早在秦汉时期已形成,所谓秦地,即秦国初始甘肃天水一带的领地,后扩展到陇西以西,遂有后世的前秦、后秦及西秦之谓。但失于文献考据,仅作坊间流传。</p><p><br></p><p>另外,逻辑上讲,如若秦腔称呼在先,不会又有西秦腔之说。有西秦腔之说,估计西秦腔说在先,后世又称回秦腔。这既是语言简化的必然,也是秦地文化中秦川称谓的泛衍的必然。说八百里秦川,人人耳熟能详。说三秦之地,便鲜有人知。故,以一秦而惯之,西秦腔便成了秦腔。</p><p><br></p><p>说秦腔于隋唐以后开始,虽无史据,但北朝乐府民歌有些记载。如流行于北朝时期,可能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敕勒歌》也可旁证。“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以敕勒族为地名,位于今山西北部朔州一代。多美的民歌,难不成也算是秦腔欢音?</p><p><br></p><p>另外,还有据传始于隋唐的长安鼓乐与秦腔相伴,二者相辅相成,肯定会广播民间。尽管长安鼓乐被誉为最古老、规模最大、系统最全的中国民间乐种,但其只有乐,而无声(就是没有唱词和唱腔)的存在,十分特立独行,令人费解。尽管如此,其民间俗乐一脉,很难忽略其与秦腔的共生共进关系。</p><p><br></p><p>北朝(160多年基本为鲜卑族统治)乐府载有一民歌,《幽州马客吟》。幽州也是古称,大约在今山西垣曲县一带。其歌词中有“驱羊入谷,自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呼天。” 你看把她的动作用“踏地呼天”来形容,说是有秦腔的气势,算是秦腔苦音,估计也不无道理。</p><p><br></p><p>任何民间形成的东西,都有其历史的传承。要么本地发展起来,要么外地传入,而被本地接受,进而发展。说秦腔是汉族最古老的戏曲,恐怕忽略了其诞生于北方这一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长期活跃繁盛的历史吧?</p><p><br></p><p>如鲜卑一族自西晋以后至隋(大体为秦腔萌发时期),其生活、文化影响便横跨辽东至西域长达300年。其后有唐,更是各民族大交流时期,胡风压倒汉风,改造了汉风,然后消融于汉风。听秦腔的欢音,常常会联想到东北二人转的旋律。若说没有关系,有点难以接受。</p><p><br></p><p>清乐胡乐相融,以西域琵琶来定音,而成所谓燕乐二十八调,早已把中原汉族的四十八宫调演绎得宫廷与民间多不相识。宋朝时,北方民族文化甚至影响到大宋天子要立法约束汉族官员,禁止他们效仿。元曲以压倒优势遍布中原大地,甚至江南。足见北方民族文化对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p><p><br></p><p>有考据说,最早的秦腔记录不是在八百里秦川,而是在江南人写的《钵中莲》传奇中发现的,其曲牌名字为“西秦腔二犯”(注意,此为“西秦腔”,而非“秦腔”)。这一是说明秦腔的传播流域已直下江南,二是说来源地因其文学发达欠缺,而由文学更为发达的接受地所予以文字记载,促其传播与传承。</p><p><br></p><p>西秦,如前所说,乃鲜卑人地域(夏商时期已常为猃狁所居)。说西秦腔完全是汉族音乐有点勉强。汉族人被迫西迁,虽然自带文化,但绝对不可避免地受所移居地域固有文化的熏陶影响。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必不可免。说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融,汉族以群体体量的优势接续了西秦古腔,使其得已世代相传,香火缭绕,应该更合适。</p><p><br></p><p>清平乐</p><p>秦腔</p><p><br></p><p>秦腔唤晚,秦地风吹满。</p><p>欢苦双音情欲断,踏地呼天声远。</p><p>鼓角一唱悲寒,琵琶再唱欣欢。</p><p>秋叶秋花零落,茸茸芳草秦川。</p><p>注:《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秦川春色早,花木秀芳郊。”</p><p><br></p><p>(此文非考据,个人看法而已。)</p><p><br></p><p><br></p> <p>13、七夕</p><p>文/伊人在岸</p><p><br></p><p>莫愁云淡难飞巧,</p><p>喜鹊今宵暂载情。</p><p>俗世悲欢天上演,</p><p>人仙共看各心明。</p><p><br></p> <p>14、排律·七夕</p><p>文/紫陌香尘</p><p><br></p><p>四香吟罢回凡界,</p><p>七夕正宜烤鸭尝。</p><p>鼠尾还能烧美味,</p><p>欧芹无碍塞愁肠。</p><p>天时犹暖上元至,</p><p>日色渐寒枫叶凉。</p><p>各叙前尘昏戏剧,</p><p>独寻古曲演荒唐。</p><p>年年秋气催人老,</p><p>岁岁秋风飞鬓霜。</p><p>星海约微藏织女,</p><p>月华流照笑牛郎。</p><p>秦腔混唱思佳宝,</p><p>落尽繁花任酒狂。</p> <p>15、看戏</p><p>(微小说by SQL)</p><p><br></p><p>李生: 隔壁老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视连续剧。</p><p>李太: 我也没见过你经常看连续剧呀,怎么问你呢?</p><p>李生: 所以不是来问问你吗?就是闲聊呗,他说疫情期间把想看的连续剧都看完了。</p><p>李太: 对了,我想起来了,有!</p><p>李生: 我就知道你们女人关注连续剧,快告诉我吧?</p><p>李太: 两个老男人主演。</p><p>李生: 没有年轻的女主角?</p><p>李太: 有两个年轻的女配角,一白一黑。</p><p>李生: 那女主角呢?</p><p>李太: 只有潜在的女主角,而且,其中一个男主角是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人。</p><p>李生: 嗯?</p><p>李太: 今天,8月24号,正式开场了。</p><p>李生: 今天?</p><p>李太: 11月3号,上演大结局!</p><p>李生: 哎呦喂,让你绕晕了,我明白了!我建议老王也看看!</p> <p>16、演戏</p><p>ᡨᡳᠮᡠᡵ&nbsp;ᠴᡳ&nbsp;ᡨᠠᡵᡨᠠᡵ</p><p>2020.08.28</p><p><br></p><p>我是非常喜欢演戏的。过世的老岳母说,“铁蛋就会演戏!”&nbsp;&nbsp;,或嗔或怒。作为和一众国家级人物做过同学的资深记者,伊目光不一定深邃,但是犀利。况且名记者和名演员一向不就是相爱相杀的嘛!</p><p><br></p><p>玩笑话说过,讲讲我演戏的故事。</p><p><br></p><p>我喜欢喜剧、滑稽戏,能把人逗笑需要智慧,给人快乐自己也开心。</p><p><br></p><p>最值得回忆的是冯巩带队到多伦多的演出。我作为“观众演员”,上台配合刘全利、刘全和哥俩演的哑剧小品《说戏》。效果非常好!观众仅给我的爆炸般的笑声和掌声就有两次!</p><p><br></p><p>我的角色是副导演兼场记。是压轴节目,倒数第二个。开演前主持人忽然说,“啊!多伦多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有各种艺术团体、有很多优秀艺术家、广大观众的艺术修养也很深。我们接下来的节目是哑剧小品《说戏》,角色里还缺一位副导演兼场记。希望观众席上哪位自报奋勇上来和我们的哑剧大师合作!”</p><p><br></p><p>有几位观众举手!我把手举得高高的!于是被主持人请上台。</p><p><br></p><p>这其实是安排好的。节目开演前我已经被移到出入方便的边座。</p><p><br></p><p>在看第二个节目的时候舞台监督珍妮花过来把我叫到门厅,“别看啦!要请你上一个节目!花时间准备一下。在这别动,我马上叫辅导的人过来。”</p><p><br></p><p>我说,“那就看不成啦!”</p><p>珍妮花回答,“还看什么,要练好啊!”</p><p><br></p><p>珍妮花是多伦多这面接待组的。她知道我不会怯场,而且认识我的人比较多,临时演员的的感觉在观众那面会比较清晰。事后主持接待冯巩剧团的人说,“一看到找的是铁木尔,我的心就放下啦!”</p><p><br></p><p>然而我的心情并不轻松。负责培训我的是一位个子高高、体态轻盈、清秀俊朗的小伙子。表情很喜庆。估计他本来就是演这个角色的。</p><p>剧情大概是导演在指导一位漂亮的女演员拍戏。女演员(也是临时招募的)几乎不会动作,几次三番地NG,导演火冒三丈。时间很晚啦!副导演兼场记(我)似乎有约会或有急事下班处理,也很着急。</p><p><br></p><p>我必须表现出自己的焦虑、急躁不断升级。</p><p>在导演暴跳如雷中,一名劫匪假戏真做,对准的枪走火打死了另一个戏中戏的主角,向女演员求爱的一个演员。</p><p><br></p><p>这里我要表现出努力证实男主真的死了、悲伤、慌乱。</p><p><br></p><p>在表现急躁这段,培训我的小伙子要求我在台上拼命用右手挠右大腿。这并不是温文尔雅的我的习惯动作,我担心台上会做不到位。小伙子说,“你一定要这么着,这样做观众他才会笑!”然后他连贯地整个示范一下。让我演习几遍,说,“可以了!只能这么着啦!先回去看演出。不要光顾看演出、要心里把动作想连贯、想熟啦!”</p><p><br></p><p>上场前,刘全利(或者是刘全和,双胞胎真的分不清)很有经验地递给我一副墨镜,“怕吗?怕就戴上!”&nbsp;&nbsp;我勇敢地说,“不怕!”,把墨镜揣在右面的裤兜里。</p><p><br></p><p>演到抓挠腿,很巧地变成一顺儿,右腿单独向前挪。兜里的墨镜还企图掉出来。观众爆笑!估计是认识我的人又到我不常见的窘态,成为笑点。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爆炸💥式的笑和鼓掌,把何伯钊剧院的房盖都要掀开啦!</p><p><br></p><p>人来疯的我,接下来表演得更来劲,完全发挥自如。男主被击毙,我走过去,15度弯腰捡看一下。抬起头用手指左右迅速地搽了一下下眼睑,表示拭泪。转身抬头看看二楼楼座,忧伤失神!这套自选动作换了节奏,又赢得了爆笑和掌声。</p><p><br></p><p>圆满收场。</p><p><br></p><p>在庆功宴上,我给刘全利、刘全和哥俩敬酒,俩还不在一个桌,我把他们拉到一起。我问,“我可以拜你们为师吗?”&nbsp;&nbsp;和常见的情况一样,老大看看老二。老二刘全和认真地审视着我,眼神和十几年前在汉堡谢晋看我的眼神一摸一样,大概我身上有合适的成份又有不合适的成份,非常烧脑,“那你要跟着我们走“,又加一句,“想好了跟我们联系!递给我一张双名名片。</p><p><br></p><p>当时多伦多的总领事是房立先生,非常爱好文艺,歌唱得很好。现场也唱啦!我自然找个机会即兴跳了一段蒙古舞。</p><p><br></p><p>房立指着我和边红丽说,“他可以演话剧!”又和我说,“你要演话剧!”</p><p><br></p><p>边红丽是多伦多话剧团团长,每年坚持排新戏,一演就是十几场。一次我们印剧本的时候,她问,“那就演个角色?”</p><p><br></p><p>话剧团的排练是非常细致的,要排练几个月。很难有这么多时间。</p><p><br></p><p>后来我和女儿说刘全和要带我走,到处演戏!她说,“好啊!为什么不去?”&nbsp;&nbsp;那时候她已经过十二岁,因为我不太会做饭,她早早就学会做饭,不太依赖我。其实我是没法丢下她的。</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17、小说:离婚律师</p><p>文/爱米</p><p><br></p><p>本故事【离婚律师】乃作者凭借想象综合现代社会现实虚构杜撰而成,若有雷同,纯属巧合。</p><p>2020年初,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蔓延开来,席卷全球,新冠病毒悄无声息地将可怕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伸到人口密集的大都市——-纽约,而绝大多数美国人还没有认识到这场瘟疫的严重性以及将要给人们生活带来多么长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力是巨大深远的,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社交媒介,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p><p>人们热衷于为日常琐事和国家大事担忧,关心物价上涨的速度和房价上升到趋势,关心自己的工作和子女的教育,计划着下一次休假旅游的目的地,等等可以让生活有滋有味的事情,也可以说,把一些意义通过目标的实现,添加进生活中,以使得整个人生变得多姿多彩,尽量向哲学家口中说出的词汇“意义”靠拢。</p><p>不幸的是,不知从地球哪个角落冒出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地球的肚脐眼上狠狠地按下个暂停键,地球虽然无动于衷,地球上的人却是举步艰难,居家隔离,锁国封航,经济停滞,店铺关门,失业潮涨,股票断熔……</p><p>可是,无论如何,生活还是要继续。</p><p>一:</p><p>纽约曼哈顿的一座高档写字楼,楼前花坛里鲜花盛开,楼内大厅豪华气派,摆放着长青植物盆景。</p><p>一位西装革履身材高大鬓发斑白的男子走出电梯,向大门口走去,突然,从大厅圆柱子旁走过来一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只见他紧走两步,赶上长者,轻声喊道:“约翰先生。”</p><p>约翰吃了一惊,停下来,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人。</p><p>“我是汤姆。”小伙子说:“不记得我了吗?”他一边局促不安地搓着双手,一边继续道:“今天晚上,您有空吗?”</p><p>约翰觉得来者很面熟,却又一时记不起来。</p><p>“去年,您到洛山矶休假,住在托拉斯克尔大酒店。”</p><p>想起来了,约翰一拍脑门,朗声大笑起来:“汤姆,是你呀。”他边说边伸出手,汤姆激动得两眼亮晶晶,用两只手握住约翰的大手,使劲摇动,高兴地说:“您还记得我呀,太高兴了。”</p><p>“你怎么来到这里?“约翰问道:“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p><p>“没有,是这样的,我找到新工作,前天刚从洛山矶搬来纽约。”</p><p>“纽约可是居之不易,新工作怎么样?”</p><p>“还好,担任M酒店客房部经理,薪水比以前那份工作提高了不少。”汤姆苍白的面孔泛起红晕。</p><p>“住处落实了吗?”约翰似乎不经意地问。</p><p>“还没有,现暂住在旅馆的一间客房。老板答应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找到合适住所。”汤姆补充道:”我也许就以酒店为家,现在还不知道下一个住所在哪里。”</p><p>“哦。”约翰看了一眼手表。</p><p>“对了,您今天有空吗?”汤姆喃喃低语:“我想请您到附近的酒吧喝一杯。”</p><p>约翰看着汤姆窘迫的样子,微微一笑,掏出手机:“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说着,走到一旁去打电话。</p><p>不一会儿,他回来对汤姆说:“你还没买车吧,走,我带你去一家酒吧,庆祝你找到新工作并晋升为客房经理。”</p> <p>二:</p><p>曼哈顿一幽静的高档酒吧,现场有一架三角钢琴,悠扬的古典音乐在光怪陆离的空间自由弥散,仿佛有双无形的大手,把一团神秘的薄雾洒在空气里。室内装饰典雅古朴,低调中透出奢华,由屏风分割成几个空间,只有行内人知道该往哪里走,新客人可以在前台咨询到所需要的信息,老主顾则直接走进熟悉的区域。</p><p>汤姆跟着约翰来到A区,服务生走过来,递给约翰一本精美的酒单,约翰把酒单传给坐在对面的汤姆,说:“想喝什么请随便点。”</p><p>汤姆笑着,又把酒单推给约翰:“你点什么,我就喝什么。”</p><p>约翰不再推辞,对服务生说:“来两杯Bloody Mary。”</p><p>服务生殷勤地问:“要不要加辣酱?”</p><p>“少加一点。”约翰回答道,眼睛看着汤姆:“你要加辣酱吗?”</p><p>汤姆脸微微一红,咬着嘴唇说:“不要吧。”</p><p>这时,酒吧里的钢琴师正在演奏【The Miller and the brook】。</p><p>“这首舒伯特谱写的钢琴曲真美。”汤姆凝神倾听,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p><p>约翰的手机响起来,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号码,低头回信息。</p><p>服务生端来两杯鸡尾酒,先把一杯盛有加了辣酱的Bloody Mary放在约翰面前,再将一杯没加辣酱的Bloody Mary放在汤姆面前,拿着托盘,恭敬地后退一步,然后转身走开。</p><p>“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短暂的一生贫病交加,他的不少作品都是在小餐厅或小酒馆里,灵感突发偶得,即兴写歌谱曲抵餐费。据说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小夜曲—-天鹅之歌里的第四首就是为了交换食物而作。”约翰缓缓地说,喝了一口杯中酒。</p><p>“我也很喜欢那首恬静优美的歌曲,常被改编成为小提琴、钢琴、大提琴、长笛等各种形式的曲调,但我最喜欢钢琴版本的演奏,其中,尤以钢琴家Valentina Lisitsa演绎得最棒,真是百听不厌。”汤姆那两只会说话的眼睛,发出海水般幽亮的光彩。:“据说,他谱曲的速度很快,有时一天可以创作八首,那首Hark,Hark,the Lark就是有一次,他与朋友在酒馆,翻看一本莎士比亚诗集时,即兴在菜单背后提笔而作的歌曲!”他滔滔不绝地讲述,声音极带感染力,仿佛在朗诵一首抒情散文:“舒伯特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看到一小男孩在街头卖旧书和旧衣,尽管他也贫困潦倒,还是慷慨地掏光身上所有钱,给了那个男孩。在归途,翻看那本旧书时,歌德写的诗【野玫瑰】给了他灵感,回到家中,挥笔谱曲,给后人留下那首美丽的【野玫瑰】”</p><p>一曲终了,酒吧钢琴师中场休息。</p><p>汤姆打住话题:“不好意思,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他为自己在约翰面前口若悬河地谈论舒伯特感到有点抱歉:“您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对音乐颇有研究,应该早已知道这些趣闻轶事。”</p><p>约翰微笑着,端起酒杯,问道:“怎么想起到纽约来找工作?”</p><p>汤姆愣了一下,快速搜索着恰当的措辞,轻声细语道:“去年夏天,您和太太住在我们酒店三个星期,通过平常接触和几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我深切感受到,您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哲人,对音乐和哲学都颇有研究。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聆听您的教诲和指导,因为,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是您开导了我,赋予我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p><p>“很高兴你走出失恋的阴影,我是一个律师,你知道,专门办理离婚案件的律师,见过太多的人情世故,又比你年长二十多岁,自然对许多事情看得比较深刻透彻。”</p><p>“是呀,我真是很崇拜敬佩您,就像,就像…”汤姆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总之,能再见到你,我就很开心。”</p><p>酒吧里的音乐,再次响起。</p><p>【Love Theme From Romeo &amp; Juliet 】在七彩斑斓的灯光映衬下,可以嗅到罗曼蒂克绵长忧郁的韵味,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主旋律。</p><p>“时间不早了,我明天早上还要出庭,你也该休息了。”约翰看看手表。手机又响起,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号码,就起身走到一边去回电话。</p><p>等他再走回来的时候,汤姆正在跟服务生结账。</p><p>约翰等服务生走后,说道:“在纽约,我是东道主,账单应该由我来支付。”</p><p>“没关系,我高兴这样做。”汤姆笑道,随从约翰走出酒吧。</p><p>三:</p><p>一栋豪华别墅门前停放着几辆高级轿车,夜色深沉,月光暗淡,修整过的草坪如一块块巨大的绿毯,晚风躁动着,将青草味和淡淡的花香糅合在一起。</p><p>一辆黑色奔驰轿车缓缓开来,停在马路边,车库门被遥控器打开。</p><p>豪宅车道灯随着大门的开启而闪亮,一连串高低起伏的笑声,从门里传到门外,在寂静的夜空飘荡,只见三个衣着入时,打扮得体的中年妇女,由两位男士陪伴着,走下台阶。他们挥手向站在门口的女主人告别,然后,分别走向停在车道上的四辆轿车。</p><p>等到这四辆轿车依次开走后,停在马路边的奔驰就驶进那个开着门的车库。</p><p>车库门随后被关闭,约翰从车库里面的边门拾阶而上,走进客厅。</p><p>“亲爱的,你回来了。”妻子露西正在收拾客厅长条桌上的扑克牌,她一边麻利地把桌椅整理好,一边问晚归的丈夫:“今天又约见什么重要客户?伊丽莎白和她的先生都来了,能请动她的先生可不容易。他正在为下届大选忙绿。”</p><p>“我明天早上要出庭,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约翰走上前,与妻子拥抱,在她额头轻吻一下,这是几十年婚姻生活养成的习惯,不管此时的心情如何,睡前他们夫妻都会履行这一仪式,虽然,他们分房而眠已经十多年了,因为约翰的作息时间不规则,熟睡时还常常鼾声如雷。</p><p>露西看着丈夫匆匆上楼,轻叹一口气,把长条桌上的果盘端到厨房,水池里杯盏狼藉,这些洗刷清洁的事就留给明天早上的钟点工来处理吧,想到这里,她关闭厨房和客厅的灯,上楼洗漱,准备就寝。</p><p>第二天,天还没完全亮透,露西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惊醒,电话是公司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打来的,告知:“公司财务部一名员工被确诊感染COVID-19,公司领导层紧急做出决定:所有的员工都暂时在家工作,至于何时去公司上班,等候通知。”</p><p>露西道过谢,拉起枕头,半躺在床上,随手用遥控器打开挂在对面墙上的液晶电视,电视画面出现令人震撼的各种抗疫镜头,纽约医院的医护人员疲惫不堪的面容,还有关于戴不戴口罩,呼吸机紧缺,商店关门,学校停课,各种有关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这个新冠病毒到底有多厉害,还要折腾多长时间?露西不愿去考虑,她有点郁闷,索性关掉电视。</p><p>手机又响了,这次是钟点工玛丽打来的,告知:“我的丈夫昨天因呼吸困难,被救护车送往医院,确诊得了新冠肺炎,生命危在旦夕,我和两个孩子今天也要去做测试,不管结果怎样,疫情期间,我不能去你家打工了。”</p><p>“好吧,祝福你的丈夫早日康复,也祝愿你和孩子们都平安无事!”露西挂掉电话,感觉自己嗓子眼有点不舒服,心口闷得发慌。她赶紧起身,去卫生间洗漱完毕,向楼下厨房走去。</p><p>约翰已经坐在餐桌旁,一边喝着牛奶燕麦粥,一边查看手机,只见他面色严峻,紧锁双眉。</p><p>“亲爱的,早上好,”露西看看墙上的挂钟,八点半,一般这个时候,约翰已经上班去了。于是,她问道:“你今天不是要出庭吗?难道改期了?”</p><p>“是的,改期了。”约翰简单地回复,连头都没有抬。</p><p>露西站在约翰对面,端起约翰为她做的牛奶燕麦粥喝了几口,转身去厨房煎了两个鸡蛋,分别放在两个餐盘里,又在每个盘中倒些果仁和葡萄干红莓干,她把一个餐盘放在约翰面前,自己拿着另外一个,坐在丈夫的对面。</p><p>约翰的电话铃开始繁忙地呼叫起来,一个电话刚结束,另一个电话又打进来,仿佛永远不知疲倦的小鸟在唱歌。</p><p>“知道了,您这个案子现在不好处理,法院通知说要休庭一段时期,具体何时重启,请耐心等候。”</p><p>“西蒙那个案子交给凯蒂去处理。索菲亚的离婚官司牵扯与公司利益相冲突,请转给凯西瑞律师事务所去办理。对了,今天接到的离婚申请可以先发给海伦过目,有什么疑难问题再转给我。”</p><p>约翰匆匆吃完盘中餐,电话又响起来,他看到那个号码,起身上楼去了。</p><p>露西一个人,默默地吃完早餐,起身准备去厨房收拾洗刷餐具,手机铃急促地响起来。</p><p>“什么?大卫新冠测试呈阳性?你没事吧?医院还不收?这还了得,待我找马克院长问问,这是谁制定的规则。你没事就好,增加营养和睡眠,多多保重。你爸和我都还好,从今天开始,在家上班,哪里也不去。冰箱里的食品够吃三个星期,你照顾好自己和大卫就行,不用担心你爸和我。”</p><p>“马克院长吗?您好,约翰和我都向您问好。”露西打通马克的手机,把女婿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事情如此这般诉说了一番,接着又说:“我知道,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疲于奔命,但是,让轻症患者在家治疗,容易感染家里的人,若是我的女儿和小外孙女也感染上病毒,那可怎么了得?”露西喋喋不休,竭力说服院长。:“马院长,我请求你,想想办法吧……”</p><p>约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下楼来,听到露西的话语,他低沉地说:“不要以私人感情干扰医院的决定。”</p><p>露西不满地瞟了他一眼,对着手机说道:“好吧,我也理解你们的苦衷,抱歉打扰了。”说完,关闭手机。转身对约翰说:“大卫感染上病毒,住在家里,女儿和小外孙女若也被传染,怎么办?”</p><p>“请大卫住到酒店里去。”约翰果断决定:“我认识M酒店的经理。”说着,他掏出手机,给汤姆打电话。</p> <p>四:</p><p>纽约市中心的M酒店,门前冷冷清清,全然不见往昔的繁荣景象,街道两旁的许多店铺都被难看粗苯的木板隔离保护起来,偶尔驶过的车辆,仿佛使萧条寂寞的街道缓过几口气,但是,那些呼啸急驶的救护车把刚呼出的一口气,用尖锐刺耳的声音压制下去。于是,街道保持缄默,蜗居在家的人们紧闭门窗,隔断外面的空气,各自活在围城的困惑中。</p><p>从一辆橘黄色出租车上走下来一戴着黑色口罩的男人,他神情疲惫,露在黑口罩上面的两只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高高的鼻梁似乎快要刺破口罩,肩上斜挎着一个大包,四下张望着,走进酒店。</p><p>汤姆已提前来到酒店大厅等候,自动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他就迎上前去,在距离来宾两米开外的地方停下脚步,戴着白色N95口罩的汤姆开口问道:“我是酒店客房部经理汤姆,你是大卫吧?”</p><p>“是的。”</p><p>“请跟我来。”</p><p>两个人一前一后,始终保持两米距离,他们乘电梯,来到511房门口,汤姆戴着手套,把一张房卡递给大卫:“您请进,有什么事情,或者需要什么就打电话给我。”说着,他递上自己的名片。</p><p>“多谢!”大卫目送汤姆走远,转身开门,房门在身后自动关闭。</p><p>深夜,一阵剧烈的咳嗽,把大卫从噩梦中惊醒,他惶恐地打开床头灯,只觉得头疼脑热,挣扎着爬起身,用咖啡壶泡茶喝,又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翻出两瓶药,就着开水,吃了两颗药。然后,喝下大半杯茶,又躺到床上去。</p><p>这一夜,他浑身烧得滚烫,一阵阵咳嗽,把肋骨都震得生痛。</p><p>天亮时分,他用颤抖的手,拨通了汤姆的电话。</p><p>汤姆立即赶到511房,刷卡走进屋内,只见大卫脸色煞白,卷缩着身躯,正咳得喘不过气来。</p><p>汤姆立即掏出手机拨打911电话。</p><p>不一会,一辆救护车呼啸着,停在酒店门口,从车上急匆匆跳下来两位急救人员,他们全副武装,戴着口罩头盔手套,穿着防护衣裤,从车上放下电动担架,推着担架,挎着急救包,来到511房间。</p><p>大卫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去了,汤姆随即打电话给约翰,告知最新情况。他又打电话叫来服务员,指示要全面消毒511房间。</p><p>五:</p><p>约翰正在会客室通过Zoom召开例行工作会议,露西神情慌张地轻轻推开房门,探进半个脑袋,尽量克制住情绪,压低声音叫:“约翰,能出来一会吗?”</p><p>约翰在工作时,是不许别人干扰的,几十年律师职业生涯,他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即使在家办公,也不许别人在他工作,特别是开会的时候,打扰他。</p><p>他头也不回,提高音量,继续向下属布置任务,并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p><p>“福斯特有限股份公司董事长的离婚申请案,还需要补充材料。海伦负责处理此事。”</p><p>“最近几天的离婚申请案件很多,索菲亚,你列一个明细表,归纳总结,大家把需要的材料准备齐全,及时跟踪,与客户保持联系。”</p><p>十二点半,约翰从会客室走出来。</p><p>餐厅空无一人,厨房锅冷灶凉,露西不知到哪里去了?</p><p>约翰上楼查看,还是不见露西,他去车库,发现露西平常开的那辆红色保时捷不见了,想起刚才开会时,露西曾喊他出去,一定是有急事。</p><p>约翰拿出手机,给露西打电话。没有人接。“会有什么事?”他立即打电话给女儿,电话铃响了好一会,女儿哽咽着回答:“爸爸,他走了,大卫,他走了!”</p><p>约翰心里一紧,没想到身强体健的女婿这么快就走了。等女儿的哭泣稍微控制住,他缓缓地说:“你和安琪还好吧?见到你妈妈了?不要太难过,我马上就来。”</p><p>“不,爸爸,你千万不要来,以免传染。我和女儿目前尚好,妈妈不听劝说,开车来我家,我没有开门,请她回家。你们多多保重就好。只是,我还没有向大卫告别,他就走了,走得那么快,那么孤苦伶仃!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p><p>约翰不知如何才能减轻女儿的痛苦,也不知说什么好,就这样听着女儿在电话那头哭诉,心里默念道:“哭吧,宝贝,就让眼泪尽情地流吧,把所有的悲伤痛苦都倾泻出来。”</p><p>过了好一会,戴安娜终于止住了哭泣,说:“爸爸,你们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为我们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安琪。再见!”</p><p>“再见!”约翰道出这两个字,感觉有千金重的份量。</p><p>车库门响起,露西回来了。</p><p>约翰正坐在餐桌旁吃三明治,他抬起头,只见露西脸色阴沉,看也不看他一眼就往楼上走去。</p><p>手机又响起来,这些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打电话咨询有关离婚的事情,提出离婚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p><p>“我支持特朗普,可我的妻子天天骂他。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p><p>“我的丈夫天天呆在家里看电视,从早看到晚,总给儿子吃垃圾食物……”</p><p>“我老婆非要我每次解手后,把马桶盖放下来,还要求我用肥皂洗手至少一分钟,我真是受够了,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我眼前晃,还不停地唠叨。”</p><p>“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没见做什么正经事,失业了,怪谁?整天耷拉着脑袋,连个笑容都没有,我是下决心要离婚,越快越好。”</p><p>诸如此类的电话,每天都塞满留言信箱。</p><p>接连两天,露西都没有好脸色,也不与约翰搭话,她很腻烦被困在家中,没有任何社交娱乐活动,不能与闺蜜好友逛街购物,也不能随心所欲品尝美味佳肴,甚至,连打牌也只能上网对着电脑,隔空较量。这样的生活乏味枯燥,而丈夫约翰仿佛永远有看不完的书籍和没完没了的案宗等待着他去阅读处理。约翰在家上班,比去公司上班更忙。以前,他们夫妻很少在家吃饭,疫情期间,所有的餐馆都不开门营业,只有少数餐馆还在硬撑着,坚持送外卖。</p><p>约翰隔天叫一次外卖,凑合的时候就自制三明治胡乱对付一顿。他忽然意识到,夫妻俩在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如今,二十四小时呆在家里,反而有陌生的感觉,到底缺少什么?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是心心相印的默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双方有太多的不同之处,好像都在用显微镜观察对方,任何一点瑕疵都被放大几十倍。</p><p>露西也感到失望,觉得丈夫不关心自己,她喜欢交际的个性被隔离蜗居压抑着,郁闷无聊之际,就抱着手机,给一个个闺蜜好友打电话,或者看电视肥皂剧。</p><p>日子就这么一天又一天,漫无目的,波澜不惊地悄悄溜走。</p> <p>六:</p><p>汤姆每个周六晚上十点都会给约翰打电话,如果约翰太忙,他就简单地问个好便挂断电话。遇上约翰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他就与约翰交流一些有关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鉴赏和现实生活中的感想和心得。有些疑问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答案,但说出来,讨论一番,也是颇有收获。</p><p>“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汤姆问:“既然所有的人都免不了一死,活着时,什么东西最值得追求?”</p><p>“人活着的意义是自己或者别人赋予的。”约翰回答道:“每个人的理念不同,追求也就不同,无论是对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总是在追求自己认为值得付出钱财、时间和精力,乃至生命去获得的东西,至于结果如何,也许并未能如愿,或者,结果并非那么重要。社会是一个镜像,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而社会最终也是要消亡的,因为地球也有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生命的意义只在当下,在人活着的时候。不过,有的人即使肉体不存在,其精神和思想的影响力还在,还活在世人的心中,感染并诱导世人的行为和思想,这大概就是活着的意义吧。”</p><p>“嗯。”汤姆若有所思:“从熵增定律来看,物质总是向着自由度增大的趋势发展。人性原始的本能也是如此,只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受道德宗教法律等因素的制约,被压抑被驯服。”</p><p>他们就这样,天马行空,无所不谈,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和信任度。</p><p>渐渐地,每个周六的晚上,他们都按时通电话,从以前的晚上十点,提前到晚上九点,而促使这个变化成立并保持的人,是约翰。</p><p>周六晚上九点,约翰打电话给汤姆,毫无例外,汤姆早已拿着手机,等待电话铃声一响,他就高兴地问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吗?”</p><p>“还好,你也一切都好吧。身体还是那样,虽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老,不去想它,也就不觉得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最近,工作比较忙,从业几十年都没见过像现在这么忙,有太多的人想要离婚,”约翰回答道:“人们被疫情制约,两个渴望呼吸新鲜空气的自由粒子在家的城堡里,四处游荡,八面楚歌,难免不发生碰撞,若是擦不出爱情的火花,就可能引爆口角的导火索。”</p><p>“婚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若只是为了爱情,为何要用一纸婚约来捆绑?若是为了爱情,离婚时,为何会对财产和子女的所有权而纠缠争夺?”汤姆问。</p><p>“婚姻法是为了保障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元的稳定性而制定的法规,因为良心和道德都不足以控制人性。人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一个愿望实现了,有另一个目标出现,还会产生新的愿望。不同的人结婚的目的不一样,世上只为爱情而结婚的人非常稀少,因为真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原本就不容易遇见。大多数人结婚的目的只是为了有一个家,寻求一种归属感,而维持这个家,不仅仅需要钱财来建设,更需要智慧和爱心来经营。”</p><p>“我怎么觉得很多人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有孩子,可以传承自己的血脉和财富。”汤姆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那些艺术家,譬如,建筑艺术家,用艺术来传承思想,那些富丽堂皇教堂里的雕塑和绘画,借鉴神话故事传说,发挥想象力,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突破宗教的桎梏,向皇权挑战,彰显自由平等博爱的意识。”汤姆越说越激动,脱口而出道:“为什么同性恋者难以被异性恋者理解?虽然,在某些国家,同性婚姻也合法化,歧视同性恋的情况有所缓和,但是,在绝大多数异性恋看来,还是不理解。”</p><p>“我也处理过同性恋离婚案,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当理智控制不了感情的时候,人往往会做出连自己都吃惊的举止。”约翰慢悠悠地说:“人类祖先在没有掌握印刷术之前,在石头上雕刻绘画,创造了象形文字,用石头造屋立碑,希望能长久保存,虽然石头很坚硬,精美的建筑雕刻碑石可以展示表述思想并传承技艺,但建筑物有地域的局限性,且还是会因为天灾人祸而被毁坏,失传乃至泯灭。印刷术的诞生,书籍便于携带流传,为文学艺术作品更为广泛便利地流传提供了可能性。如今,网络的快捷有效普及,普通民众也有在网上发布自己文学艺术作品,思想政治观念,各种小道消息和家长里短闲言碎语的自由空间。社会在向前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认知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正如相对论,不变是相对的。网络文字日益增长,书籍的至尊宝座岌岌可危,但如同建筑艺术一样,书籍还是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特殊意义。至于婚姻,从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就像一个抛物线,如同人的一生,最后,都要归零,落到地下。”</p><p>“那么,可不可以说,变是绝对的?”</p><p>“死亡在我们看来,是绝对的,但也许是被思维局限了,死亡为什么不可能是另一种重生?所以,不要太早下绝对的定义。”约翰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工作,休息吧。”</p><p>“再见,晚安!”汤姆答应道。</p><p>“晚安。”约翰感到有点疲惫,毕竟年岁不饶人。想当年,他没日没夜地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和能量,如今,偶尔熬夜都觉得身体有点吃不消。</p><p>七:</p><p>时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也不管人们是度日如年,还是度年如日,时针总是不紧不慢地按照设计师的要求嘀嗒嘀嗒,只要按时上足发条,只要有电池给动力。太阳和地球的旋转轨迹和速度则是人类无法掌控,人可以掌控手表手机,却是不能掌控时间和光阴。就连看不见的病毒,那样简单的微生物,把世界经济搅得如同一团乱麻,半年多时间,几千万民众被新冠病毒侵蚀肌体,身心健康被损伤遭摧残,其中超过八十万的感染者魂归天国。人类至今为止,除了隔离防范,加速赶制疫苗,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来控制其传播和变异。人类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主宰,又怎么可能主宰地球?</p><p>七月的第一个周六晚上,大约八点左右,约翰正在翻阅当天收到的卷宗,忽然感觉头疼,嗓子也不舒服,自测体温,37度5,有点低烧。他起身去厨房,拿个玻璃杯,倒入果汁,才喝了一口,觉得喉咙开始疼,立即闪过一个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p><p>露西正好也来厨房,打开冰箱,取出一盒冰淇凌蛋筒,见约翰手端大半杯果汁愣在那里,面色发青,就问:“身体不舒服吗?”</p><p>“没什么,大概是太累了。”约翰支吾着,他不想让遇见事情就大惊小怪的妻子过于担忧,暗自宽慰:也许只是普通着凉感冒,这几天天气炎热,空调一直制冷,室内温度设置得比较低。</p><p>露西自上次从女儿家回来,与约翰闹了几天别扭,夫妻之间好像出现一条看不见的鸿沟,又像增添了一道醒目的伤疤,就连每天晚上,礼节性互道晚安的轻吻仪式也被取消,很配合当前人人自危戒备病毒感染的心理。约翰收到一起离婚申诉,原因是,丈夫感染病毒,妻子没有感染病毒,但是,妻子的闺蜜感染了病毒,妻子无聊的时候,偷看丈夫的手机留言,发现个中秘密,这桩婚姻也就不可挽回地走到尽头。</p><p>露西还想再说点什么,约翰却已端着盛有果汁的玻璃杯,转身上楼去了。露西吃了一个蛋筒,甜蜜蜜的感觉从舌尖传递到大脑,产生些许幸福的幻觉,于是,她又吃了一个蛋筒。</p><p>约翰躺在床上休息,用手机查找有关新冠病毒的信息:预防措施,患者症状,治疗方法,可用药物等等。</p><p>九点整,他准时拨通汤姆的电话,不知为何,他越来越感到汤姆是个值得信赖,可以无话不谈的知己,他们有许多共同点,很容易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交流。</p><p>“你好吗?”汤姆那亲切温暖的问候,透露出发自内心的真诚惦念。</p><p>“今天有点不舒服,可能感冒了。”约翰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也可能是感染上新冠病毒。”</p><p>“不会吧?”汤姆焦急地说:“你不是一直在家办公,没有与外人接触?”</p><p>“也说不定是自邮件或外卖感染的?”约翰仔细分析,觉得有这种可能性。</p><p>“新冠病毒不是活生物体,只是被脂质(脂肪)保护层覆盖的蛋白质分子,它的核酸为正链单链RNA,其特点是可以以自身为模板,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断复制,侵蚀宿主的细胞。病毒不是活生物,而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因此不会被杀死,只会分化解体,解体的时间则取决于温度、湿度和依附材料的类型。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抵御病毒的入侵和繁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患有其它基础病的人,感染后致死的可能性较高,而健壮的青年可能拥有非常敏感的免疫系统,导致该系统在应对病毒时反应过激,结果,巨大的炎症风暴可能会不慎吞噬患者重要器官,譬如肺叶细胞。病毒在宿主体外时,非常脆弱,唯一能保护它的是薄薄的脂肪外膜,任何肥皂或清洁剂都可以使其分化瓦解,因为肥皂泡沫可以溶解包裹病毒基因的脂肪外膜。由此可见,病毒并非想象得那样不可战胜,即使感染了病毒,也还是有办法可以对付的,相信你一定能够战胜它。”汤姆接着说:“近几个月以来,M酒店陆续住进一些没有被医院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不少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渐好转,有的微症患者已经痊愈。我建议你赶紧联系卫生防疫部门的人员,立即做测试。”</p><p>“好,今天我要早点休息,明天去检测中心。”</p><p>“晚安!“汤姆说:“若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请立即告知。”</p><p>“晚安!”</p><p>第二天一早,约翰告诉露西:“我马上去新冠病毒检测中心。”</p><p>露西惊讶地捂住嘴巴。不待她回话,约翰就独自驱车前往新冠病毒检测中心。</p><p>测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等待的过程中,有好几个电话留言,其中,有两个是汤姆发来的,写道:我已经为你安排好标准套房,若需要,请立即告知。</p><p>约翰将检测报告塞进裤子口袋,他先给疫情防控中心打电话,咨询的结果是:建议回家自行隔离,多喝水和果汁,加强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注意休息……必要的时候,可按医嘱服用以下药物……</p><p>接着,他拨通露西的手机,告诉她:“检测结果是阳性。”</p><p>“天呀,这可怎么办?”露西想起不久前因感染病毒去世的女婿,恐惧感把她的思维都搅乱了:“赶紧去医院吧?”</p><p>“疫控中心的医生根据我的身体情况和症状,建议在家自我隔离。”</p><p>“什么?在家隔离?难道非要等微症拖成重症才收治吗?就不怕感染家人?”</p><p>“好了,你不要担忧,我不回家。”</p><p>“你到哪里去?”</p><p>“M酒店。”约翰说:“不用担心,也不要送衣物来,我会处理好一切。”</p><p>纽约的大街小巷再也不见往昔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大店小铺全都紧闭门窗,一条位于市中枢神经的著名中餐老店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永久关闭。萧瑟取代繁荣,街上偶尔走过一两个戴着口罩的行人,迷茫的眼睛仿佛在寻找希望之光。车辆很少,一路畅行无阻,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正穿行在纽约——这个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街区里。</p> <p>八:</p><p>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在M酒店门口刚刚停稳,汤姆已经从酒店旋转大门里迎出来。</p><p>“这是停车牌,你可以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然后,直接乘电梯上九楼,我在913门口等候。”说着,他又从开着的车窗递给约翰一张房卡:“这是913的房卡。”</p><p>约翰来到913房门口的时候,汤姆早已站在那里。</p><p>“谢谢你。”约翰说,用房卡开门。只见房间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个雅致的玻璃瓶,里面插着一束盛开的鲜花,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洁白的百合花,淡蓝色的勿忘我,橘黄色的君子兰,被一团洁白与天蓝色交织的满天星簇拥包围着,房间里洋溢着热情、浪漫、神秘、高雅、纯真和淡淡忧伤的氛围。旁边的小台几上摆着饮料和一个餐盒。宽敞整洁的大床,洁白的床罩上,叠放着一套崭新的换洗衣服,约翰站在门口,感激地回头看汤姆:“真是难为你了。”</p><p>“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汤姆腼腆地笑笑:“快乐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进来坐坐吗?”</p><p>“我倒是担心把病毒传染给你。”约翰回答道。</p><p>“不会的,估计我已有抗体免疫力,这酒店住进好几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你看,我现在不还是活得好好的吗?”汤姆那双明亮的蓝眼睛,在白口罩上闪着热情的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p><p>约翰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似乎由来已久,像深藏于地层的岩浆,翻滚着不可预知的热力,又如即将喷发的休眠火山,呼啸着,在一场大暴雨中,蓄势而发。</p><p>汤姆不等他作出明确答复,已经轻快地走进房间,熟练地打开音响,</p><p>【Heidenröslein】那首舒伯特从歌德诗中获得灵感即兴创作的歌曲,野玫瑰迎风摇曳,怡然开放在辽阔的旷野上。</p><p>“我记得一年前,你喜欢聆听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约翰回忆起去年,他们交往的片段。</p><p>“是的,那时,我正处在一次失败的婚姻里。结婚造成一个悲剧,他移情别恋,爱情死了,连友情也葬送了,在我精神濒临崩溃的时候,遇见了你,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重新点燃爱的火苗。难以想象,若是没有爱,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人留恋?如今,你就站在我的面前,不再是那样遥不可及,不再是一个无法触摸的梦。”汤姆满怀期待地望着约翰。</p><p>约翰的手微微颤抖,他握紧拳头,努力克制着激动的心情,憋得脸都红了,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把他想说的话噎住,他捂住胸口,移步坐到小台几旁。</p><p>汤姆快步上前,轻轻拍打约翰的后背:“喝口水,休息一下,吃点东西。”</p><p>约翰闭着眼睛,待咳嗽止住后,喝了几口水:“好了,我会自己吃饭休息,你也去忙工作吧。”</p><p>“感觉怎么样吗?”汤姆不放心地问,转身打开抽屉,告诉约翰:“这里面有几盒药,是我综合网络信息和医生建议购买的,不用担心,这些是非处方药,有的是中成药,是一位中国朋友推荐的。”</p><p>约翰感动不已,目光炯炯地盯着汤姆,四目相对,已胜过千言万语,一切都在那饱含深情的眼睛里。</p><p>在汤姆的细心照顾和热情关怀下,约翰心情愉快,营养可口的食物,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咳嗽慢慢好转,也不再发烧。一个月后,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p><p>这天早上,汤姆兴高采烈地将快递员送来的新鲜花卉插到913房桌子上的那个玻璃花瓶里,说:“多漂亮的鲜花,美丽芬芳,如同今天的日子一样。”</p><p>约翰笑呵呵地从桌边站起身来,紧紧地拥抱住汤姆。</p><p>“今天天气真好,好久没有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舒展筋骨了,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p><p>“好呀,无论去哪里,我都乐意,只要与你同行。”汤姆高兴地说。</p><p>一辆黑色奔驰欢快地行使在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上,田野,麦浪,红枫,蓝天,秋之笔潇洒泼墨,将这样一幅浓妆淡抹的画卷,慢慢向前延伸,向外拓展,无限魅力的风景掠影而过……</p><p>快递员将一封需要签名的邮件递给露西的时候,她握笔的手微微发抖。</p><p>这是一封离婚律师约翰发来的协议离婚函。</p><p><br></p><p><br></p><p><br></p><p><br></p><p><br></p> <p>18、聊聊评剧及其他</p><p>文/清牧</p><p>2020/08/29</p><p>&nbsp;</p><p>中国是个戏曲大国,有记录的戏曲种类大约有三百六十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像人的生命一样,戏曲也有一个诞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过程。评剧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p><p>&nbsp;</p><p>我与评剧的接触从童年就开始了,而能够现场看评剧,大概是在我九岁左右的时候,并且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我的小学同学姓吴,他的奶奶和爸爸是评剧的戏迷。我称呼他的爸爸为吴叔。一些评剧的曲目,唱段和名角儿,一开始都是从他们那儿听来的。</p><p>&nbsp;</p><p>在农村,地里的庄稼三铲一耥之后,就是农闲时节,也是迎来每年看戏的时候。吴叔在开戏的一周前,就把前后左右几个村子的演出时间表打听得一清二楚。一天下午,我得知吴叔要带他的两个儿子晚上一同去看戏,吃过晚饭,先跟家里打过招呼,就急匆匆地来到同学家。我们步行两三里路到邻村去看戏。当晚的评剧是《小女婿》,由附近的县级评剧团演出。内容是:农村姑娘杨香草爱上了本村小伙田喜儿,杨爸爸嫌田家穷,贪图彩礼。而媒婆儿陈快腿儿也另有打算,从中作梗。二人设计将杨香草嫁给了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杨香草为此也不知流过多少泪,田家也对她有了误解。然而天大的困难都阻挡不了真正的爱情。误解消除后,杨,田二人通过正常渠道,解除了旧的婚姻,过上了他们本该有的幸福生活。对那时的我来说,是不可能把该剧理解得怎么样的,图的只是看热闹。记忆中仅有的印象是,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上明亮的灯光,花花绿绿的服装,有快有慢的锣鼓和胡弦声,时而哭泣,时而欢笑的很投入的演员。看完戏同一村的老老少少又趁着月光返回,有的人还意犹未尽地哼唱着剧中的名段,一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路边草丛中不知名的虫儿依然叫着,完全不知道路上走着一群多么快活,高兴的人们。</p><p>&nbsp;</p><p>随着收音机的普及,我又欣赏到了很多的剧目和唱段,像《秦香莲》、《茶瓶计》、《对花枪》、《花为媒》、《刘巧儿》、《金沙江畔》、《小女婿》、《夺印》、《杨三姐告状》等等。知道了一些名家,如:白玉霜、小白玉霜、新凤霞、花淑兰、韩少云、筱俊亭、魏荣元、马泰、张德福等等。有的名剧后来又被拍成了电影,这样广大的观众和听众就有机会从声,像两方面来欣赏评剧。使评剧在东北,华北甚至全国有了一大批的戏迷。</p><p>&nbsp;</p><p>提到评剧,不得不提成兆才,这是一位全能型的评剧奠基人。他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还可以演旦角,艺名“东来顺”。他出身贫苦,入门梨园界, 直到十八岁才开始学习识字。他参与并见证了评剧发展的大部分过程,从最开始的河北落子,到吸收了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的拆口,至唐山落子,直至奉天落子。他去世六年后的1935年,此剧种正式定名为评剧。成兆才生前吸收了多种其他戏曲中的营养,丰富了各个行当的唱腔。更大的贡献是他还能写剧本,他先是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本,到后来的独立创作,从源头上为评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反映农民中间朴素的道德观念和对美好、友善、和睦家庭的向往。后来通过接触进步文化,他又开始写人们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及其符合时代特点和民间生活色彩的多种剧本,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百多部的评剧剧本,比如《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有《成兆才评剧剧本选集》传世。</p><p>&nbsp;</p><p>由于评剧来自民间,帝王将相类的题材不是很多,其内容大部分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讲述他们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比如宣传废除包办婚姻,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提高妇女地位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接地气。所使用的语言和唱腔接近于今天的普通话,像说话似的,不看字幕也能听懂,方便了它的流传。</p><p>&nbsp;</p><p>评剧各个流派都有独特的唱腔和拿手的唱段,并都能够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著名唱段,比如:《花为媒》中的“报花名”,“菱花自叹“,”闹洞房“,《刘巧儿》中的“小桥送线” ,“采桑”&nbsp;, 《金沙江畔》中的 "小酸枣” 等等, 它们当时都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被传唱。</p><p>记得我在国内工作时就经历过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我们单位的几位领导,一把手姓程,有时会在午休后到各个科室去巡视,看是否有迟到的或提前回家的。有一天他们又到我的办公室来查看,一见人都在,他们没说什么就离开了。他们离开屋子不大一会儿,一位女同事见状就开始唱起了评剧:“哎哟喂,我的程支书,哎哟喂我的书记哟,干这样累的活, 你怎么能够吃得消啊?。。。。” 这是评剧《夺印》里,著名演员花月仙扮演的反面人物“烂菜花”的“送元宵”唱段,原来这段是讲“烂菜花”拍领导马屁的,而我的同事是把它唱成了讽刺领导的了。屋里的同事,一边用手捂着嘴不敢大声笑出来,一边拿手指指着唱评剧的同事,此事后来成了我的科里的笑谈。评剧的普及性可见一斑。</p><p>&nbsp;</p><p>近些年戏曲衰落了,评剧也不例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没必要亲临现场看戏了,年轻的群体也没有把戏曲看作是首选的娱乐。没有了演出市场,戏曲的演出团体也只能另寻出路。戏曲越来越成为被保护的艺术和文化遗产国家设立评剧艺术节,把评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电视上和网络上推广和普及评剧。</p><p>&nbsp;</p><p>虽然戏曲已经不是主流的娱乐方式,但他们的影响却以另外的方式存在着。电影,电视连续剧和流行歌曲是现在还有大量观众和听众的文艺形式。戏曲的音乐元素被作曲家广泛地应用到影视剧和流行歌曲的创作中。作曲家赵季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赵季平出生于甘肃,成长于西安。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戏曲研究院,在那段工作期间,他经常深入基层,民间进行音乐采风,专研包括秦腔在内的各种戏曲音乐,乐器,为他日后创作各种音乐作品提供了素材。比如《红高粱》中《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就是运用了秦腔,用于表达男性原始的,粗犷的情感。《秋菊打官司》中秋菊坐拖拉机进城,弯弯的山路上的画外音就是苍凉,悠远的秦腔曲调。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大宅门》中,他多次应用京剧元素为电影和电视剧配乐。2006年我还偶然在CBC法语频道上,看到一个介绍赵季平音乐的电视专辑,虽然听不懂法语但通过看英文字幕和电视中的中英文回答,隐约能感到他的音乐还是非常被西方接受的。</p><p>&nbsp;</p><p>可喜的是,虽然戏曲面临着困难,但戏曲人依然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戏曲。在建国70周年的时候,评剧人创作了以成兆才的一生为背景的新编评剧《从春唱到秋》,戏曲节上颇受好评。因此为评剧多写出好的剧本,是评剧继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社会上的企业家如能设立基金,鼓励和培养评剧的创作队伍,扶持定点的评剧院团,让专业戏曲人士安心地做戏曲,戏曲还会健康良性的发展。</p><p>&nbsp;</p><p>愿评剧这棵戏曲百花园中的绚烂之花永开不败!</p> <p>19、第三幕,庭审(上篇)</p><p>(县衙门,大堂中间悬挂“XX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为知县审案暖阁,阁正面立一海水潮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子匾额。三尺法桌放在暖阁内木制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竹筒,桌后是一把太师椅。其左为令箭架,右有黑折扇。暖阁前左右铺两块青石,左为原告席,右是被告席)</p><p>堂役击鼓三声,两班衙役手执棍棒两厢侍立,齐声高叫“升堂”。知县身着官服从暖阁东门进来,坐上大堂。</p><p>知县:今天审什么案子?</p><p>县尉:回大人,今天审张生诽谤案。</p><p>知县:那带原告和被告过堂</p><p>县尉:(大声)带原告被告上堂</p><p>众皂班:威......武......</p><p>(原告和被告上堂,分别在大堂的原告石和被告石上跪下)</p><p>知县:原告,今诉状为何而来?</p><p>原告:小人状告张生诽谤。</p><p>知县:把秉诉缘由细细道来!</p><p>原告:谢大人!小人姓王,和被告张生同住一村。一周前傍晚,张生父亲牵三头牛路过我家农田,践踏了一大块高粱地,而且牛把许多高粱给吃了,张生的父亲放任不管。我听到有人喊“牛吃庄稼啦”的喊声,忙从高粱地另一头出来。看到此情景,就和张生的父亲论理,并要求他赔偿损失。张生父亲抵赖,不承认这些损坏的庄稼是他牛干的,于是引发了我和他父亲的争论。在言辞激烈的争论中,我们都动了粗口,有相互推搡的行为。事情发生之际,有路过的隔壁村的人在现场可作证!</p><p>想不到第二天上午,张生听着他父亲的说辞,就情绪激昂来我家论理。并在村里散播谣言仇恨,说都是我的过错,败坏了我的名声。请大人明辨,替小人洗刷冤屈,伸张正义。</p><p>知县:被告张生,原告诉述是否真实?</p><p>被告:回禀大人,原告叙述与事实不符!</p><p>知县:哪一点有出入,从速道来。</p><p>被告:原告说我在村里散播谣言,败坏他的名声,这一点与事实不符。我只是按照我父亲的说法,对街坊邻居说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p><p>知县:把你对街坊邻居的说法,在堂前再叙述一遍。</p><p>被告:是的,大人!一周前,我父亲牵牛经过王生的农田时,三条牛被王生的突然的大叫所惊吓后,踩坏了一部分庄稼。王生不分青红皂白,对我父亲怒骂,大打出手,推搡致使我父亲倒地受伤。</p><p>原告:你血口喷人,混肴是非。知县大人,你不能只听他一面之词。</p><p>知县:请带证人问话。</p><p>县尉:传唤路人甲上堂</p><p>众皂班:带路人甲!威......武......</p><p>(路人甲来到堂前)</p><p>知县:路人甲,把一周前你看到的王生和张生父亲的争执,原原本本地说来!</p><p>路人甲:我是邻村的。一周前,我在100米外路过王生的田地,看到张生的父亲牵的牛把张生的高粱吃了,我大喊:“牛吃庄稼啦”。于是, 把在茂密地里除草的王生给叫出来了。后来他们之间发生争执,我也看在眼里,张生的父亲先是抵赖,后先动手推搡王生。我曾 帮着拉住他。为不让事情火上浇油,向更坏局势发展,我挡在中间,分隔他俩。我说的句句属实,请大人明察!</p><p>知县:被告,有路人甲作证,你还有什么话可说?</p><p>被告:他们是一丘之貉,合穿同一条裤子来陷害我,大人,我是冤枉的。</p><p>路人甲:瞎说,我和王生根本不认识,我当时是好心提醒而已。</p><p>知县:据我所知,王生和路人甲并不熟悉。你在邻里间散播的事情原委,只挑有利于自己家族的讲,歪曲了事情真相。而且更甚的是,你罔顾事实,造谣中伤,把责任全推向王生?你这是犯了包庇窝赃和散播流言蜚语罪!</p><p>被告:大人,我没有做错!</p><p>知县:还没有错?!你也是读书人,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你不能明辨是非,在调查清楚前,再得出相应的结论吗?</p><p>被告:大人,我是读书人,这不错,但我的行为也是符合圣贤书教授的。知县大人,岂不闻孔圣人之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哉?而汉朝董仲舒也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我只听家族长辈的话,他们的话就是事实,就是真理,外人的话不足为闻也。俗话也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生活在我的家族里,家族利益高度一致,吃父亲的饭,难道要砸父亲的锅,这不是“家奸”行为吗?</p><p>还有圣贤书籍,从不教我们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在我们的文化里,只有生存的利益需要,从不考虑什么劳什子的真相,真理和原则!而且,推己及人,如果我出1000大洋给原告,远远超过他受的损失,我相信他会立马改口,撤销状告对我的诽谤造谣罪。</p><p>知县: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没有原则,不等于他人也没有原则!</p><p>被告:知县大人,原则能当饭吃吗?以我们文化理解这个世界,就是生存是硬道理。狗尚且偷生,更况乎人也?!</p><p>知县:你这是歪理十八条,是苟且偷生,不是狗,一只狗的狗,你篡改圣贤荀子的话!</p><p><br></p><p>第三幕,庭审(下篇)</p><p>被告:不管是“苟”,还是“狗”,都是一样的。知县大人,别忘了你也是生活在圣贤书所教导的文化氛围之中,我读的书,相信你一本都没有少读过,而且会更加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大人,你不记得前年我县和邻县为了水资源而械斗的事吗?当时,你欺骗全县人说邻县垒高坝,改河道,减少上游流下的水,使得我们水资源缺乏,无法浇灌大面积的农田,因而会造成粮食产量减少,无法向朝廷缴纳更多的公粮,怕皇上怪罪下来,乌纱帽不保。于是我们听信了你的一面之词,和邻县械斗,抢夺水资源,造成了人员伤害。造成这个结果,第一,你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话说,而我们又无法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信息不够充分。第二,你是县老爷,是全县的父母官,我们不听你的听谁的?难道要听邻县的说辞吗?!第三,我们读的书,和你平时的教导,都是以你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一步,你就是真理的化身!在县里,我们听你的话,同理,在家里难道不听父亲的话吗?这不是双重标准吗?!</p><p>知县:你,你,强词夺理!来人,给我拿下这个刁民,棍杖100先!</p><p>众皂班:威......武......</p><p>被告:(一边被拖下,一边大声疾呼)大人,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不分是非,没有对错;生存为首,利益至上啊!</p><p>知县:(手巾擦汗,气愤填膺)无理取闹,真气死我也!</p><p><br></p><p>浙大电子物理82级汤道夷</p><p>2020年8月22日 于多伦多</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20、戏如人生</p><p>文/ 维佳 •马列耶夫</p><p>庚子年八月二十九日</p><p>于图龙都</p><p><br></p><p>公元一九七八年底,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治理整顿,大干快上,努力早日将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一切照过去方针办事的年代,学校里早已恢复正常教学了。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迎接明年高考,学校专门组织了高中毕业班的分班考试,考试后整个年级近千人的同学分成快中慢三种班,快班名额只有五十六个名额,最终只有三十二位同学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p><p><br></p><p>读书很辛苦,这是不争的事实,高考又是那么具有挑战性,而时间又飞快地过去了。又到年底了,年级按贯例要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每个班都要出一个文艺节目,我们快班报了一个独幕话剧《一百分不算满分》的节目 。作者陈奔,十六岁参加新四军,曾在三野文工团,华东军大文艺系实验剧团,东北空政文工团做过演员,导演,创作员。该话剧主要内容是一对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劝导三个子女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六十分万岁。所有参加演出的同学都是第一次演话剧,指导老师就给我们讲解演话剧的基本要求: 即在观众的注视下如何走,坐,说,跳,最重要的是如何讲台词 。</p><p><br></p><p>讲台词与我们平时念课文,念稿件和日常对话聊天是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演员要做到字正腔圆,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还要注意语速,这是话剧演员的基本功。指导老师就是按照演话剧的基本要领,带着我们一句台词接着一句台词反复演练,以达到最好的舞台戏剧效果。</p><p><br></p><p>离演出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我们每天放学后留下排练一个半小时,平时课间休息时 我们参加演出的五位同学常聚在一起对对台词,互相纠正对方的的舞台动作,面部表情等要素 。演出前三天,我们进行了一场彩排,我们没有怯场,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我们获得指导老师的好评,她再次强调演出时栗注意面部表情,一定要自然,要忽略观众目光的压力。</p><p><br></p><p>三天后,我们只上了半天课 ,午餐是在教工食堂吃的 。饭后稍作休息便由负责文艺宣传队的老师给我们化了妆,随后我们在大礼堂的化妆间里静心地等待演出,我们的节目排在第六个,总共有二十个节目。该我们出场了,当报幕员同学报了下一个节目独幕话剧《 一百分不算满分 》后红色大幕徐徐拉开了。</p><p><br></p><p>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是座无虚席,演出正式开始了,我们按照话剧情节先后登台亮像。这是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演出话剧,我们这些演员只是化了淡妆,所以一出埸就被观众席上的同学们认了出来,引起了一阵阵的喝彩和起哄声。</p><p><br></p><p>当然我们的演出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观众席上不时响起了阵阵掌声和会意的笑声。我的最后几句台词是: " 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 ,不能再沉缅于六十分万岁了,要知道一百分都不算满分呢! " 我的语气是沉重的,表情是严肃的,当时台下观众席上是静悄悄的,我想那一晚台下的同学们听清楚了我的最后几句台词,红色大幕徐徐拉上了,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p><p><br></p><p><br></p><p><br></p><p><br></p><p><br></p> <p>21、有四川作后盾,真好!</p><p><br></p><p>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的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和拥有优势武器的日军鏖战四天四夜的真实历史。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最后驻守官兵的撤离,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p><p><br></p><p>“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是在抗战时中日双方首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为把日军入侵路径的“由北向南”,引导为“由东向西”,以实现”以空间换时间“的长期作战战略,”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在上海采取的主动反击战役。它始于1937年8月13日,双方共约100万军队参战,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计20万余人,死伤4万余人;国民党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包括后续参战部队),死伤30万人。”淞沪会战“标志中日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p><p><br></p><p>参与”淞沪会战“的热血男儿来自广东,湖南,广西,湖北,四川等地。“无川不成军”,来自于四川的是杨森、郭汝栋指挥的第20军和40军,还有分布在其他国民革命军中的众多的四川籍将士。川军26师官兵顽强鏖战七昼夜,是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但付出的代价及其惨重,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600多人,伤亡80%以上。”淞沪会战‘之后,川军参与了随后各次中日之间的会战和大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桂柳会战,安庆之战、武宁战役、襄樊战役、晋南之战、.....。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有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p><p>川军的英勇善战不仅属于国民党部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里也有非常著名的四川人将领和四川籍官兵。十大元帅中,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和陈毅都是四川人,还有大将罗瑞卿,以及张爱萍、陈伯钧、傅钟等3位上将、3位中将、88位少将,开国将军有总数95人是四川人。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是来自四川的广安。</p><p><br></p><p>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近代中国历史上,都能看到四川人建立的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都活跃着有四川人的身影,和他们带来的四川特有的文化烙印和饮食风味和土特产。</p><p>四川蜀地,位于中国西南的内陆地区。文化经济发达的四川盆地,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华莹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周围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然的地理环境,把四川和其他地方天然地隔离开来,进川不易,出川也难。正因为进出之难,四川按理会容易形成封闭狭隘的自成一体的小圈子,中原文化无法施展其影响,而享受大自然赠予的富裕资源的当地人也乐在其中,不愿远离家门。更何况,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攻入四川后,大开杀戒,屠杀了几千万当地人,造成十室九空,导致后来的“湖广填四川”的大量移民之事。受此惊吓,四川人理应该独善其身,明哲保身,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但,在国难当头,他们还是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国家的英雄气概,毅然决然地出川而战。这应该和历史上三国时期,刘备在四川建立的蜀国政权有关。刘备把汉朝的儒家文化,政体和农耕文明带给了当地人,经过1500多年的深耕细作,“以天下为己任”的想法深入川人心间,这是四川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因素。</p><p><br></p><p>“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川人的文化品格的形成也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四川盆地地势复杂,高山峡谷,水流激荡,千万条山溪河流终汇聚于滚滚长江。因此,四川人始终拥有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文化传统的继承,日月山川的浸润,他们蓄志待发,坚持不懈地抗争黑暗落后,前赴后继地追求美好前景,有誓不回头的志向,和惊世骇俗的行为。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三峡》中赞扬川人:“从三峡出发的人,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p><p><br></p><p>四川人的忍耐性强,是他们长期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中形成的。“棒棒军”和“抬轿人”,就是典型的吃苦耐劳的典范。一方面来讲,在生产劳动中,人定胜天,不低头屈服,“欲与天公试比高”,在刺刀见红的战场,就是骁勇善战,一往无前。但另一方面,在习惯了优越的自然环境的四川人,也养成了安于现状、随遇而安的品性。只要尚能维持,一般不会改变,不愿抛弃原有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轨迹。在不公平来临之时,即使受了欺负,大多“忍”字当头,一忍再忍,甚至忍辱负重。他们不像北方人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更多的是用幽默俏皮的话来回应,用辛辣的文字暗讽。四川人的光和热,只有在炉柴熊熊燃烧以后才能感受到。</p><p><br></p><p>在岁月静好,和平安逸的年代,四川人大多默默无闻,喜欢搓麻打牌,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但在历史紧要关口,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奉献、忠勇和牺牲精神。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川军以劣质的武器,迎战装备精良的日军。鲜血洒遍江淮河汉,尸骨散播于三山五岳。在川的父老乡亲,送儿郎上前线,300万四川籍将士出川抗战,留下了“无川不成军”之美名。抗日时期,四川一个省贡献了国家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提供了占征收总量38.5%的稻谷,重庆还是战时国民党流亡政府的陪都和支付了行政的一切开销。四川人民的贡献受到全国各界的高度赞扬,川军、四川籍将士和四川人民表现出了这种“疾风知劲草”的坚韧的品格。</p><p><br></p><p>电影《八百》里所表演的“淞沪会战”场景,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有四川作后盾,真好!</p><p>浙大电子物理82级汤道夷</p><p>2020年9月12日 于多伦多</p>